期刊文献+

“东吴系”女作家与吴地《紫罗兰》(后)的女性定位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凭借着《紫罗兰》(后),“东吴系”女作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风靡一时,呈现出以柔为主、刚柔并济的文化品格。“东吴系”女作家在小说中建构了以女性为主导的两性关系新模式,将男性形象弱化为一个理念的符号,既有别于五四前辈女作家的女性书写,也与男性占主导地位的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当时上海这座大都市快速发展的整体大环境相关,另一方面则与《紫罗兰》(后)的女性定位密不可分。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2,共7页 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通俗文学价值评估、阅读调查及资料库建设”(项目编号:13&ZD12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全文数据库建设与研究(1872—1949)”(项目编号:17ZDA276)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当代红色叙事的审美流变、生成机制及价值意义研究”(项目编号:XPS1801)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4

  • 1[1]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Blackwell, 1991.
  • 2[2]Edward Soja: Postmodern Geographies: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Critical Social Theory, London: verso, 1989.
  • 3河鱼.《文艺的需要—关于所谓色情文学》[J].小说月报(后),1940,(3).
  • 4陈蝶衣.通俗文学运动.万象,1942,(4).

共引文献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