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彷徨》之后鲁迅再无取材现实的小说创作。学界通常称这一现象为“鲁迅小说创作的中断”。以往探讨这个问题,既触及鲁迅在现实题材小说创作上的“不能”与“不为”、鲁迅前后期对小说作用与写法的不同认识,也触及鲁迅在世时不同派别的批评家对鲁迅小说与杂文的不同认识。但囿于1920年代至1980年代文学史视野与鲁迅研究的局限,这些探讨都有片面性,值得重新审理。至于以往未曾触及的一些相关的问题,也须提出来讨论。比如是否存在从小说到杂文的前后期创作“重心”的转移?鲁迅起初为何写小说?鲁迅当年警惕的小说过热过滥现象与后来小说的一超独霸,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何为文学家鲁迅的本相?探讨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澄清中国现代文学史和鲁迅研究的一些旧案,对当下文学创作与批评也不无启迪。
出处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0,共30页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