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代西宁卫的镇戍、屯田与河湟边地社会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朝初年,随着西宁卫的建立,河湟地区的屯田逐渐展开。明中叶以降,西宁卫军屯走向衰败,民屯地位上升。同时,由于东蒙古诸部陆续进入“西海”,西宁卫的防御体系更趋严密,堡寨、边墙得以增筑。经过西宁卫的移民垦殖和长期镇戍,河湟边地各民族的交流互动和杂居局面得到加强,促进了军事型堡寨社会和屯戍文化的形成。
作者
王海兵
机构地区
北方民族大学
出处
《青藏高原论坛》
2019年第1期41-46,共6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时期边缘藏区的移民、开发与族际互动研究”(项目编号:10CZS030)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明代
西宁卫
镇戍
屯田
河湟社会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1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卢耀光.
青海的边墙[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4(2):28-32.
被引量:10
2
王倩倩.
青海乐都境内堡寨与明清土司制度[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1):100-104.
被引量:3
3
贾伟.
明代西宁卫户口考辨[J]
.青海社会科学,2002(4):92-95.
被引量:5
4
李三谋.
明代边防与边垦[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5(4):20-26.
被引量:7
5
石德生.
明初湟水流域汉族社会初探[J]
.青海社会科学,2005(6):106-109.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罗惠仙.
青海土族地区土司制度述略[J]
.甘肃社会科学,1999(S1):21-22.
被引量:4
2
崔永红.
论青海土官、土司制度的历史变迁[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102-109.
被引量:18
3
栾成显.
明代户丁考释[J]
.中国史研究,2000(2):135-143.
被引量:6
4
(清)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建置·堡寨[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313.
5
刘景华.明代青海地区的军政建置与土官制度研究[A].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青海历代建置研究[M].青海省社科院,1987.239.256.
6
靳育德.岁月沧桑话湟中(十)[A].河湟杂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7
甘肃新通志:第42卷[M].第53页.
8
甘宁青史略:卷十五[M].
9
清史稿·卷517·土司传[M].
10
(清)苏铣纂修,王昱,马忠校注.西宁卫志·西宁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92-193.
共引文献
22
1
闫璘.
大通明长城之实地考察[J]
.中国土族,2012(1):12-16.
2
秦裕江.
临羌故城湟源南古城说质疑[J]
.青海民族研究,1999,10(1):23-28.
被引量:1
3
刘建军,闫璘,曹迎春.
明西宁卫长城及军事聚落研究[J]
.建筑学报,2012(S1):30-34.
被引量:4
4
李三谋,刘彦威.
明代九边军屯与军牧[J]
.古今农业,2008(2):56-66.
被引量:2
5
宿小妹,李三谋.
明代山西边垦与边军饷银[J]
.古今农业,2008(4):55-62.
被引量:1
6
徐世栋,徐世梁.
瞿昙寺衰落原因分析[J]
.青海民族研究,2010,21(2):164-168.
7
闫璘.
湟中县发现的明代修筑长城题记考释[J]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1):107-110.
8
王琳峰,张玉坤.
明宣府镇城的建置及其演变[J]
.史学月刊,2010(11):51-60.
被引量:1
9
张生寅.
河湟边地社会的军户家族——以西宁卫郭氏家族为个案[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57-61.
10
蒲天彪.
青海明长城夯土特性研究[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4):92-9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7
1
贾伟.
明中后期青海河湟地区藏族人口数量考察[J]
.青海民族研究,2001,12(3):75-77.
被引量:2
2
杜常顺.
史籍所见明清时期西北地区的“土人”与“土达”[J]
.青海社会科学,1998(2):84-88.
被引量:15
3
张芦丁,李勤璞.
西宁普法寺小考[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6(1):57-61.
被引量:4
4
吴均.
安定、曲先、罕东、必里等卫地望及民族琐议[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10(3):115-128.
被引量:9
5
王继光.
跋《李南哥墓誌》[J]
.青海社会科学,1994(3):82-86.
被引量:6
6
冉海琴.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代西番诸卫研究情况概述[J]
.黑龙江史志,2014(21):163-164.
被引量:1
7
李亚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明代藏族史研究综述[J]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4):48-52.
被引量:6
8
张生寅,庞庆良.
明代对河湟区域社会的整合[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94-99.
被引量:3
9
杜常顺,郭凤霞.
明代“西番诸卫”与河湟洮岷边地社会[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62-69.
被引量:9
10
张兴年.
明初河湟土官身份调适与建构——以李氏土官为例[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3):66-7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屈斌.
明代青海湟北山区的“番族”治理与社会变迁[J]
.民族研究,2023(2):110-125.
1
冶廷林.
青海麻麦[J]
.中国土族,2019,0(1):66-67.
2
成臻铭,刘中.
论民国档案中的土司承袭[J]
.青海民族研究,2019,30(1):34-46.
被引量:9
3
劉剑,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近出西北屯戍漢簡研讀四則[J]
.出土文献研究,2014(1):350-362.
4
朱晓燕.
杂居地区家园合作幼儿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J]
.海外文摘,2017(17):39-40.
被引量:1
5
杨富学,王庆昱.
党项拓跋驮布墓志及相关问题再研究[J]
.西夏研究,2019(2):36-41.
被引量:4
6
毛雨辰.
近三十年来明代河西边备研究述评[J]
.河西学院学报,2019,35(3):45-49.
7
康书增.
与共和国一起走向辉煌——新疆现代美术发展概述[J]
.新疆艺术(汉文),2019(3):18-26.
被引量:1
8
祁虹.
多民族社区公共性构建研究——从杂居到互嵌的路径分析[J]
.西北民族研究,2019,0(2):142-152.
被引量:12
9
牛乐.
伊斯兰教拱北的彩绘砖雕艺术[J]
.中国民族美术,2017(2):90-93.
被引量:1
10
杨红.
论将民族地区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围[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11(1):160-167.
青藏高原论坛
201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