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探究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强国之策。以一省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工作为例,对高校创新创业工作体系、组织架构、制度建设做以梳理与分析,以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培养出适应新形势下的创新创业人才。
作者
赵迪
易俗
机构地区
辽宁大学
出处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92-94,共3页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教育体系
教育实践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2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221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曹锦秋,郭金良.
高等学校法学实践教育创新研究——从实训课程与模拟法庭的关系视角切入[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4):186-194.
被引量:18
2
王为民.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范式与实践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31(6):131-135.
被引量:14
3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J]
.巴州科技,2018,0(3):16-24.
被引量:17
4
冯勇,宋丽丽,康鹏,王嵘冰,朱珠.
创新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和电子商务导论课程互动为例[J]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4(4):377-380.
被引量:4
5
程斯辉,李汉学.
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教育事业新发展[J]
.教育研究,2017,38(6):4-11.
被引量:23
6
王真真,张慧中.
从创新发展理念看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性[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31):191-192.
被引量:2
7
娄国栋.
大学创新教育的理念与模式[J]
.江苏高教,2003(6):69-71.
被引量:14
8
胡金焱.
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制度与平台[J]
.中国高教研究,2018(7):7-11.
被引量:137
二级参考文献
32
1
翟杰全,张敏.
大学的教育创新和创新教育[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S1):6-8.
被引量:8
2
王晨光,陈建民.
实践性法律教学与法学教育改革[J]
.法学,2001(7):3-7.
被引量:176
3
肖灵机,黄亲国,周建设,余鑫.
高校创业孵化器与创业精神教育研究[J]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4):68-72.
被引量:11
4
毕晓玉,张晓明.
内向型与外向型:中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分析[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1):84-88.
被引量:42
5
张德江.
对创业教育的认识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6(5):10-11.
被引量:61
6
高晓杰,曹胜利.
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新时代事业的开拓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会综述[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91-93.
被引量:314
7
吴敏生.
创业、创意和大学教育创新[J]
.中国高等教育,2008(7):20-22.
被引量:10
8
高伟.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教学管理的作用[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39-142.
被引量:16
9
康华,王广良,张磊.
以实践教学为平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
.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33-134.
被引量:27
10
于凌云.
教育投入比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J]
.经济研究,2008,43(10):131-143.
被引量:87
共引文献
221
1
张涛.
“金融法规”模拟法庭嵌入法规思维导图的多维教学模式研究——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J]
.昭通学院学报,2023,45(6):99-105.
2
胡金焱.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20,0(1):65-69.
被引量:30
3
朱一超,严婷,郭静.
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创业活动初探[J]
.学园,2020,13(27):3-4.
4
王飞,王忠勇,吴国新,张延彬.
慕课在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36-39.
被引量:15
5
徐琴.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环境、困境及对策研究——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79-82.
6
乔婵,王艳华.
基于SPOC的创新创业通识课程教学模式分析[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9,0(4):93-96.
被引量:2
7
王琦,韩瑞宾,赖德胜.
低碳约束、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青年就业[J]
.教育经济评论,2023,8(5):3-24.
8
金晓雯,陆春其.
“双高”建设中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
.就业与保障,2022(8):121-123.
被引量:2
9
张君明.
高校法学专业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32):196-197.
被引量:2
10
郭亚娜,丁振国.
现代学徒制视角下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创新[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8):100-101.
同被引文献
2
1
张文波.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J]
.青年与社会,2019,0(30):177-178.
被引量:1
2
蔡艳杰.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科技创业月刊,2019,32(12):134-136.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1
1
胡世雄.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践探究[J]
.智库时代,2020(24):78-78.
1
张海霞.
增强“四力” 提升本领[J]
.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9(2):47-47.
2
张恒峰.
浅谈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0(11):30-30.
3
王碧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探析——以福建地区为例[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1(1):6-9.
被引量:3
4
高建华,曾晴,胡晶晶.
“互联网+”时代高职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8X):89-90.
5
张业华,刘锦鑫,朱颖,李怡和,秦子云.
论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路径[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0(10):153-154.
被引量:2
6
薛倩.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对策研究[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5(6):124-125.
被引量:2
7
王章豹,张继延.
试析三层次、渐进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
.教育评论,2019(4):78-82.
被引量:10
8
增强“四力” 推动宣传队伍素质大提升[J]
.今日海南,2019,0(3):62-63.
9
刘英魁.
继承优良传统 担负时代使命——山西广播电视台开展增强“四力”教育实践工作的“初心”与“收获”[J]
.新闻采编,2019,0(3):4-6.
10
庄会虎,徐家农.
教育管理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观念[J]
.知识文库,2019,0(7):228-229.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