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精准扶贫报道对推动精准扶贫实践以及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五年间,《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与《湖南日报》在“意义阐释”、“情感传递”、“理想激励”与“应对策略”四种框架下,持续开展精准扶贫报道。塑造了“负责任、讲科学、有温情”的政府形象,建构了作为“获益者、学习者、感激者”的贫困群众形象,以及“无私奉献、回馈社会”的其他社会帮扶力量形象。从框架的选取来看,我国精准扶贫报道注重教化与实用性,却不够重视情感的传递。这种框架的偏向与社会语境及媒体惯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在传播格局急剧变化的新媒体时代,媒体框架的建构也应与时俱进做出相应的调整。
出处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0-76,共7页
Shanghai Journalism Review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传播学视阈下的精准扶贫报道研究”(项目编号:18JD48)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