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访作为一种弱程序性的救济途径,在当前社会中有着很大的需求量,而本应作为“主力军”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却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信访者的信访行为进行分析。信访诉求处理的需求大于供给,导致信访普遍“价格”上涨,信访者福利下降;除了谋利型信访和信访者主观认为收益大于成本之外,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收益小于成本的;由于机会成本和沉没成本的存在,信访者为了寻求内心的安慰,而选择继续上访。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来形成普遍的信访“价格”,增大信访的机会成本,同时帮助信访者合理评估信访的成本与收益,减少对沉没成本的主观放大,逐渐改掉中国人信“访”不信“法”的偏好。
出处
《社科纵横》
2019年第6期48-53,共6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互联网环境下公共决策中公民有效参与的实现机制研究”(16YJAZH045)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三权分置’视阈下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研究”(18YJCZH231)
山西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法治视角下的信访责任追究机制研究”(201605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