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中国共产党组织人民群众以生产自救、国内互助互救为主,开展了一系列节约捐输、社会募集和群众互助互济等募捐活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左"的思想影响,这些募捐活动比较零散、被动和偶然,救灾捐赠的政策制度也比较宽泛、笼统。基于意识形态的考量,对国际救灾援助持排斥和拒绝的态度。但党和政府也在救灾捐赠方面有一些积极的做法,比如鼓励生产自救,强化精神救灾等。考察这一特殊时期的救灾捐赠历史,可以为当前改革、发展、规范和完善救灾捐赠工作,使其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制度化,实现社会资源的效益最大化提供借鉴和启示。
出处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第3期27-31,共5页
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
基金
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救灾捐赠研究”(16FDJ00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