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谷崎第一次中国旅行之后创作的三篇具有游记性质的作品《苏州纪行》《秦淮之夜》《西湖之月》为切入点,揭示其中不能为"东方主义"一语蔽之的诸多方面。一、在中国谋生的日本人形象1918年10月至12月,谷崎润一郎单身一人赴朝鲜和中国旅行,《苏州纪行》《秦淮之夜》《西湖之月》均为作家此次中国旅行之后发表的作品,与《美食俱乐部》(1919)、《天鹅绒之梦》(1919)、《鹤唳》(1921)等第一次中国旅行之后创作的作品相比,这三部作品均具有一定的游记性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此推测谷崎第一次中国旅行的真实感受。谷崎在中国各地受到日本朋友的照顾,目睹了在中国谋生的日本人的生活状况。与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游历中国近四个月的芥川龙之介、至中国东北地区"漫游"的夏目漱石相比,后者所具有的政府机构和主流媒体背景,是单身一人来到中国的谷崎所不具备的。正因如此,谷崎目睹的是在中国谋生的日本人更真实的面目:与"大义名分"无缘的平民百姓在弱肉强食的生存逻辑支配下的言行举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2019年第B06期155-157,共3页
Japanese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