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义辱”与“势辱”:荀子耻辱观的两种面向 被引量:2

Internal disgrace and external disgrace: Two aspects of Xun Zi’s view of disgrac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耻辱感作为一种道德潜能.与人的尊严和人格有着内在关联。它一方面具有否定的谴责性作用,即对不道德行为的羞恶之情,另一方面又具有肯定的解放性建构作用,提撕行为主体以非凡的道德勇气由低层次的价值序列超拔挺进至高层次的价值序列,促就儒家君子式道德人格的养成。荀子将耻辱区分为“义辱”与“势辱”,以“义辱”为标识的耻辱产生于对完善的内在道德人格的侵害,这种耻辱可以通过修身得到清除。“势辱”则是外在的、社会性的不可抗力加之于个人的伤害,没有办法通过个人修养得到清除。耻辱感是以否定的谴责性作用与肯定的建构性作用通向“仁”,荀子的“仁学”为其耻辱观奠定了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作者 李富强 Li Fuqiang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7,共9页 Confucius Studies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华文化元典基本概念研究”(项目编号:12AZD082)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6

  • 1郭沫若.《十批判书·苟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13页.
  • 2刘小枫.舍勒选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
  • 3布罗涅.廉耻观的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 4M. Scheler, Uber Scham und Schamgefuhl, ders., Gesammelte Werke, Band 10, Bonn:Bouvier Verlag, 1986, S. 65 - 154
  • 5《论害羞与羞感》,林克译,载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31-628页
  • 6布罗涅.《廉耻观的历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ⅩⅢ页
  • 7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76页
  • 8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7,102-103页
  • 9Scheler, Gesammelte Werke, Band 10, Bonn 1986, S. 671
  • 10刘小枫选编.《舍勒选集》上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559页

共引文献20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