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后乳房按摩配合乳腺保健在预防产后排乳阻塞性乳腺炎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2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研究发现,乳头正常为成功实施母乳喂养的关键,重视预防、纠正乳头凹陷、平坦等相关不良状况具有重要意义[1]。因此,强化孕妇乳腺保健宣传力度至关重要,能使孕妇积极防治乳腺炎意识增强,促进产妇产后恢复,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基于此,本研究对产后乳房按摩配合乳腺保健在预防产后排乳阻塞性乳腺炎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
项彩和
周晓
何静
吴勤爱
曹淑华
机构地区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产科
出处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13期2304-2306,共3页
Chinese Remedies & Clinics
关键词
产后恢复
乳腺保健
乳房按摩
乳腺炎
阻塞性
预防
母乳喂养率
乳头凹陷
分类号
R473.71 [医药卫生—护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6
同被引文献
194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81
参考文献
9
1
王菊华,张三玲.
乳房手法按摩对二胎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18,33(14):50-51.
被引量:39
2
严期争.
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缓解乳房胀痛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0):107-107.
被引量:1
3
王馨曼,靳英辉,王国豪,张磊,孟繁洁.
穴位配合乳房手法按摩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效果的Meta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1):8-12.
被引量:30
4
颜小均,姚钦元,朱海平.
妇科综合治疗仪配合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医外治杂志,2018,27(4):22-23.
被引量:7
5
金红花,哈虹,张吉金.
从络病学论张吉金教授治疗产后气血虚弱型缺乳伴漏乳案[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4):13-15.
被引量:6
6
陈梦丽,李丰,彭健雄.
中西医结合对于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5):64-65.
被引量:10
7
李淑妮,蔡容燕,蔡婉静,王青.
孕期乳头护理在预防孕产妇产后乳腺炎中的效果[J]
.西部医学,2017,29(11):1608-1610.
被引量:26
8
唐晓勇.
孕期乳头保健干预对初孕妇产后乳腺炎发生的影响[J]
.中国当代医药,2017,24(4):109-112.
被引量:20
9
薛采灵,马军梅,李成林,周立艳,王莉.
产妇产褥期乳房护理对产后乳腺炎的预防效果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2018,47(5):600-602.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84
1
应伟英.
乳头凹陷孕妇实行乳房保健护理对预防产后乳腺炎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7,2(11):64-65.
被引量:16
2
刘燕翔,单翠萍.
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对泌乳的影响[J]
.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11):146-147.
被引量:3
3
吴以岭.
络病病机探析[J]
.中医杂志,2005,46(4):243-245.
被引量:134
4
刘卫红,赵春艳,张秋玲,刘丹,韩琪格,刘红.
联合应用产后综合治疗仪和微波电动仪护理产后乳房的临床观察[J]
.武警医学,2007,18(9):679-680.
被引量:1
5
郭晓琴,张巧燕,韩芳.
产后乳房护理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2008,17(3):219-220.
被引量:12
6
王循红,张巍,牛秀伟.
产后乳房护理体会[J]
.黑龙江医学,1998,0(9):58-58.
被引量:2
7
马光丽.
乳房按摩对产后乳房胀痛和泌乳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09,16(5):37-38.
被引量:14
8
许春霞,彭秋琴,吴华.
穴位配合乳房按摩对剖宫产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6):663-664.
被引量:18
9
王有礼,陶芳标,朱鹏,蒋晓敏,姚余有,许媛媛.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产后血清催乳素水平、自评泌乳量及初乳中生长因子浓度[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411-1414.
被引量:17
10
陶旻枫,丁辉,刘丽,王瑾.
乳腺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4):423-42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36
1
陈秋叶.
哺乳期乳腺炎早期按摩手法与治疗[J]
.心理月刊,2020,0(7):151-151.
被引量:1
2
傅淑兰.
产妇产褥期乳房护理对产后乳腺炎的预防作用评价[J]
.医学信息,2020,33(S02):303-304.
3
石荣权.
分析"三早"即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配合乳房穴位按摩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38):147-147.
被引量:1
4
刘彩霞.
分析产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初产剖宫产产妇乳腺胀痛及泌乳功能的作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1(3):302-303.
被引量:1
5
崔健.
5P手法按摩联合大黄芒硝外敷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淤积及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20):1-3.
被引量:3
6
刘海燕.
孕期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效果[J]
.医学新知,2019,29(S1):38-40.
被引量:2
7
宋红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体会[J]
.糖尿病天地,2018,15(9):192-193.
被引量:1
8
韦秀芬,蒙金梅,刘智芳.
穴位按摩结合膳食指导治疗气血虚弱型产后缺乳的效果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1):40-42.
被引量:25
9
徐小英.
乳房穴位按摩对减轻乳房胀痛和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8):113-115.
被引量:10
10
章瑾瑜.
产后乳房穴位按摩对促进乳汁分泌和减少产后出血量的可行性[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9):1151-115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94
1
童玲,黄腾敏,何萌.
Kegel运动联合盆底康复治疗初产妇阴道分娩后功能障碍及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20(9):1067-1072.
被引量:35
2
龙莎,熊青.
消肿止痛护理联合简易淋巴回流仪对下肢骨折患者软组织肿胀及疼痛的影响[J]
.医疗装备,2020,0(3):136-137.
被引量:3
3
王秀丽.
护理干预在增加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0(5):125-125.
被引量:3
4
罗美艳,董红建.
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在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0(5):159-162.
被引量:20
5
刘海燕.
孕期乳头保健预防产后乳腺炎的效果[J]
.医学新知,2019,29(S1):38-40.
被引量:2
6
徐慧芳,潘胖娥,夏海琴,袁萍萍.
产后乳汁淤积利用电动吸乳器联合六步奶结疏通法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对乳房胀痛的影响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23):146-147.
被引量:2
7
韦海兰.
六步奶结疏通法与芒硝外敷法排乳法在产后积乳症的应用效果[J]
.医药界,2020,0(3):0014-0014.
被引量:1
8
章凤贞.
红花逍遥片结合乳房按摩预防产后乳胀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4213-4213.
被引量:16
9
王龙艳.
产后乳房胀痛的预防护理进展[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3):126-127.
被引量:7
10
李先华,潘华,陈怀英.
超声波电导药物透入疗法用于普外科术后腹胀病人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109-11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25
1
辛启霞.
低频脉冲电穴位刺激在产褥期乳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2,3(8):10-13.
被引量:3
2
周蕾,王文明,钟媛.
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疗效分析[J]
.健康忠告,2020(7):86-86.
3
梁筠玉,常旭,陈英霞.
浅谈特色无痛手法排乳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体会[J]
.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4):3531-3532.
被引量:3
4
刘金平,李祥平,姚振宏,刘溪.
哺乳期乳腺炎致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
.江西医药,2020,55(8):1033-1036.
被引量:9
5
黄伟,曹姣丽,谭敏,邹蓉,李娟.
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对产后生理性乳胀的干预效果[J]
.中国医师杂志,2020,22(8):1233-1235.
被引量:9
6
李萍,闫敏,薛秀梅,周璐璐.
基于福代斯幸福感训练的早期乳房按摩对产后泌乳及产后抑郁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91-93.
被引量:9
7
王莉.
以体带点整体手法联合哺乳护理治疗乳腺淤积[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0):4305-4307.
8
侯旻,袁琳,郑书彦.
基于福代斯幸福感训练的早期乳房按摩对经阴道分娩初产妇泌乳水平、产后抑郁及睡眠 质量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21,19(36):5113-5115.
被引量:8
9
李春静,任雅坤,文静茹,张明月,曹春燕,谢逸,郑维.
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伴乳漏病人患乳退奶治愈及健乳维持母乳喂养1例[J]
.全科护理,2022,20(2):287-288.
被引量:3
10
吕月华.
手法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剖宫产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率的影响[J]
.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124-126.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81
1
孔祥娟,高娜,刘盛欣.
孕妇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与纯母乳喂养的相关性分析[J]
.心理月刊,2024(20):13-15.
2
刘丹,李勉红,黎丽君,梁彩玲,李丹,谭翠敏.
产后48 h内穴位按摩疏通乳腺的重要性探究[J]
.内蒙古中医药,2021,40(10):98-100.
3
许莹,吴烨秀.
某妇幼医院初产妇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支持需求状况及影响因素[J]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3,29(6):8-11.
4
熊光华.
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剖宫产产妇中的效果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6):181-183.
5
蔡利平.
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乳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5):380-382.
6
林宝惜.
腕踝针治疗减轻产后生理性乳房胀痛的疗效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4):46-48.
7
刘足秀.
低频脉冲治疗仪联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乳房胀痛及泌乳量的影响[J]
.黑龙江中医药,2023,52(3):255-257.
8
朱细妹.
外敷中药联合理疗与单纯理疗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对比研究[J]
.黑龙江中医药,2022,51(1):360-361.
被引量:1
9
全艳,刘省燕,周贺丽.
驻马店地区产妇初次泌乳时间及泌乳延迟现状研究[J]
.华南预防医学,2022,48(9):1037-1040.
被引量:3
10
吴剑斌,罗明敏,王红玫,陈壮威.
哺乳期乳腺炎发展为乳腺脓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34):6-9.
被引量:8
1
张亚,黄贵红,丁念.
产后乳房按摩最佳时间及其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3):169-169.
被引量:5
2
芦笑彤.
产科选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妇催乳的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7):276-277.
3
高金亮,赵楠,张浩,李伟汉.
康复新液与三苯氧胺联合治疗乳头凹陷浆细胞乳腺炎导管瘘的效果观察[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16(3):12-15.
被引量:3
4
毛加霞.
产后乳房按摩对促进产后乳汁疏通及子宫复旧的影响[J]
.人人健康,2019(10):56-56.
5
陈丽芬,张延忠,王雄力.
瓜蒌牛蒡汤联合揉抓排乳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郁滞)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8,32(11):19-21.
被引量:8
6
刘萍.
哺乳期乳腺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9):9-11.
被引量:2
7
毛梅.
老年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进展[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16(3):1-4.
被引量:4
8
滕秀丽.
仔猪白痢的诊治[J]
.中兽医学杂志,2019(1):45-45.
9
张燕飞.
初产妇产后乳房按摩结合磁珠压耳护理对泌乳状况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J]
.全科护理,2019,17(3):305-307.
被引量:12
10
曾丽玲,周文姬,郭晶晶,邹文霞.
半躺式母乳喂养姿势对凹陷性乳头母亲母乳喂养的效果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6):82-86.
被引量:13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