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黎侯虎色彩观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黎侯虎的色彩观出发,可知黎侯虎的用色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阴阳观和五行观,其主要构成颜色中的青、红、黄、白、黑五色,对应五行中的木、火、土、金、水五行。黎侯虎主要以黄色做底,红色做腹,配以层次丰富的五官展现了黎侯虎赐福增寿、镇宅祛邪、安家生财的深刻内涵。内涵背后体现着华夏民族对自然的尊敬,对平衡的把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
张小玲
机构地区
中北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第6期34-35,共2页
Designs
基金
山西黎侯虎艺术衍生品设计与开发研究(2017G15)研究成果
关键词
黎侯虎
色彩
阴阳五行
分类号
J523 [艺术—艺术设计]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11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5
1
程亚文,胡玉康.
谈民间“黎侯虎”的美学风格在图案艺术中的传承与创新[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8,37(4):185-187.
被引量:5
2
王文娟.
五行与五色[J]
.美术观察,2005(3):81-87.
被引量:70
3
王玉.
五行五色说与中国传统色彩观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2(21):31-33.
被引量:11
4
袁玲.
山西黎城黎侯虎形象的设计分析与应用[J]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7(2):93-97.
被引量:8
5
张杰,张伟.
“五行说”传统色彩观的传承与发展[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2):166-168.
被引量:25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郭震海.
“黎侯虎”太行山腹追寻千年[J]
.中华手工,2006(5):96-99.
被引量:2
2
王珍慧.
中国传统虎图腾文化与民间布艺[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8(8):96-98.
被引量:7
3
胡厚宣.
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56,12(1):49-86.
被引量:122
4
庞朴.
阴阳五行探源[J]
.中国社会科学,1984(3):75-98.
被引量:106
5
周艺.
《说文解字》中的阴阳五行说[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11(2):101-107.
被引量:4
6
王文娟.
庄子美学时空观及其现代意义[J]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4(2):118-126.
被引量:15
7
汪海清.
布老虎荣登“国家名片”[J]
.浙江工艺美术,1998,0(2):15-15.
被引量:1
8
王云亮.
略论传统戏曲舞台色彩观念之渊源[J]
.戏曲艺术,2004,25(3):91-96.
被引量:4
9
王文娟.
论儒家色彩观[J]
.美术观察,2004(10):89-91.
被引量:37
10
吴秋野.
青绿山水的产生与佛教美术及异族文化[J]
.美术观察,2004(11):82-85.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111
1
王静.
淮北李氏泥塑艺术形式探析[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32-35.
2
方先兵.
略论“青”字本义[J]
.巢湖学院学报,2009,11(1):95-98.
被引量:4
3
王文娟.
论道家色彩观[J]
.美术观察,2006(6):97-100.
被引量:23
4
刘森林.
秩序·居敬——中国传统室内陈设艺术精神与观念[J]
.家具与室内装饰,2005,12(11):65-67.
被引量:4
5
廖方容,傅嘉芹.
藏传唐卡绘画与汉地传统工笔画色彩之比较[J]
.艺术探索,2006,20(3):27-29.
被引量:3
6
王文娟.
中西绘画色彩观及其抽象性问题[J]
.人文杂志,2006(6):108-114.
被引量:6
7
陈金梅.
历史与现代的碰撞——解析中国传统色彩体系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影响[J]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2007(1):39-41.
被引量:6
8
余雯蔚,周武忠.
五色观与中国传统用色现象[J]
.艺术百家,2007,23(5):138-140.
被引量:55
9
徐华颖.
科学技术与色彩——从古代织物印染的发展看技术与色彩的关系[J]
.艺术教育,2008(11):142-143.
被引量:1
10
王文娟.
对禅之理解及禅宗色彩观在文人画中的“自行呈现”[J]
.人文杂志,2008(6):118-124.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
1
叶茂林.
地域性民俗艺术符号的传承与发扬[J]
.国画家,2021(5):36-40.
被引量:1
2
高嵬嵩.
视觉符号系统下的黎侯虎[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S4):119-121.
被引量:3
3
刘岩妍.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J]
.现代装饰(理论),2012(10):156-156.
被引量:6
4
刘维尚,阳倩.
吉祥文化符号在博物馆文创产品中的应用研究[J]
.包装工程,2021,42(10):260-266.
被引量:26
5
高洁.
传统玩具的“潮流化”再设计策略[J]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33-37.
被引量:6
6
撒后余.
少数民族元素在玩具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
.贵州民族研究,2019,0(6):125-128.
被引量:9
7
本刊编辑部,刘晓婧.
黎侯虎踞太行顶 上党艺呈独家韵[J]
.科学之友,2015,0(5):16-16.
被引量:1
8
重振虎“威”:老手艺再现新面孔[J]
.科学之友,2015,0(5):22-2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闫平,刘君亮.
黎侯虎元素在服装表演中的应用探析[J]
.大观(论坛),2021(7):15-16.
被引量:1
2
张逸洋.
山西民俗玩具的创新设计路径及其应用研究——以黎侯虎为例[J]
.上海包装,2023(5):117-11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董卓毅.
山西民间手工艺品传承与发展研究——以长治黎侯虎手工艺品为例[J]
.大观(论坛),2022(4):110-112.
2
侯佳璐.
论山西黎侯虎的艺术特征及其视觉形象设计[J]
.天工,2024(22):50-52.
1
孙磊涛,余洁茹,张乐吟,张光霁,沈敏鹤.
从中医阴阳观探究肿瘤表型辨识[J]
.中医杂志,2019,60(12):1030-1034.
被引量:14
2
夏璋煦,刘渝琳.
“赐福”还是“诅咒”: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非线性发展[J]
.财经科学,2019,0(6):28-41.
被引量:10
3
王殿良.
六十六岁与同学聚会有感[J]
.诗词月刊,2019(7):37-37.
4
吴杰.
阴阳观视角下“恩威并施型”领导与员工创新的非线性关系研究[J]
.领导科学,2019,0(12):28-31.
被引量:3
5
张树生.
对中医体质本源的认知与探索[J]
.中医杂志,2019,0(10):815-818.
被引量:19
6
高艳梅.
英语教堂赞美诗语言功能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0(7):199-200.
7
陈宁.
古医书中“阴阳”观及其文化考——以出土文献为起点[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9,40(1):103-110.
被引量:1
8
周寅,杨亦花.
三坝乡东坝村建香炉仪式——兼论纳西族的烧香习俗[J]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4(1):15-22.
9
王俊.
我所经历和见证的中国教会圣经和其他出版事工[J]
.天风,2019,0(7):21-22.
10
陈霖.
王圣志:早餐越香,人生越“苦”[J]
.环球人物,2019,0(13):76-78.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9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