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活法”理论之内涵和对中国法治实践的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埃利希提出的“活法”理论是贯穿法社会学的核心,具有多重内涵。它构成了裁判规范的互补和共存,组成了社会联合的内在秩序,形成了法律移植本土化改造的新视角。“活法”理论为法律本体论和法学方法论的研究和理解注入了全新元素,但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理论研究不能仅满足于法律文本,而应更注重机械法律条文之外的“活法”的研究,“活法”理论的价值与蕴涵对中国法治的实践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作者
张鸣
机构地区
华东政法大学
出处
《理论观察》
2019年第5期129-131,共3页
Theoretic Observation
关键词
“活法”理论
裁判规范
法律秩序
法治
分类号
D90-05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吴学松.
论西方“活法”理论对我国法治实践的启示[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1):54-58.
被引量:2
2
吴丽娟.
对西方“活法”理论的思考[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78-80.
被引量:1
3
王蓓.
法律社会学“活法”理论评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5):80-84.
被引量:7
4
陈兵.
论埃利希“活法”理论及当代启示——以《法律社会学基本原理》为中心[J]
.理论观察,2017(9):95-98.
被引量:1
5
吴彤.
两种“地方性知识”——兼评吉尔兹和劳斯的观点[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1):87-94.
被引量:175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程刚.
哈特法律概念分析[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4):20-21.
被引量:2
2
崔绪治,浦根祥.
试论实验与理论的共生关系——从“中性流”的发现过程谈起[J]
.学海,1997(4):41-46.
被引量:3
3
吕建高.
埃利希的法社会学思想[J]
.当代法学,2002,16(11):107-109.
被引量:9
4
叶舒宪.
“地方性知识”[J]
.读书,2001(5):121-125.
被引量:131
5
张利霞.
试论法学方法论在中国法律实践中的意义[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2(3):45-47.
被引量:3
6
张宏生.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394.
7
(美)伯尔曼 贺卫方 译.法律与革命[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13.
8
(英)科特威尔.法律社会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1.
9
Minnis P E. (eds.). Ethnobotany[C]. A Reader,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2000 : 6.
10
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M].王海龙,张家宣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23,255.
共引文献
181
1
陈清泚.
论证研究的认知社会学路径[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36(2):103-108.
被引量:4
2
刘文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地方性知识的探究——以部编版教材为例[J]
.新智慧,2019,0(29):80-81.
3
李燕琴,徐晓.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与可持续旅游[J]
.旅游学刊,2021,36(5):4-5.
被引量:7
4
管婧婧,毕家萍,董雪旺.
家与途:情境迁移下的旅游地感知重构[J]
.旅游学刊,2021(1):112-122.
被引量:12
5
刘春阳.
论艺术理论的知识学属性[J]
.华中学术,2021(2):1-10.
6
丁方一匡.
“别一种社会想象”——对于其特征与建构的探讨[J]
.北极光,2020,0(1):98-100.
7
李静,高恩召.
二元统一:生态实践中的本土知识与科学知识之关系研究[J]
.中国民族学,2019(2):133-140.
8
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司法实地督察工作完成中央依法治国办将启动督察反馈[J]
.楚天法治,2019,0(21):198-198.
9
孙云飞.
《法社会原理》读后感之"活法"[J]
.楚天法治,2019,0(21):197-198.
10
武青艳,罗玲玲.
日本创造技法的地域性特征剖析——一种地方性知识的研究视角[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4):300-304.
1
杨槟.
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
.活力,2019,0(7):168-169.
2
冯岚.
“活法”理论研究——埃利希法律社会学思想评述[J]
.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2003(1):225-275+502.
3
张伟英,赵风景.
马克思主义法学传入中国之轨迹及其规律探析[J]
.法制博览,2019,0(16):45-47.
4
程梦琦.
以我观物,感艺术冷暖——莱安德罗·埃利希个展“虚·构”展评[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8(6):28-33.
5
宋四辈,张丽霞.
20世纪民法发展和中国民法的近代化[J]
.外国法制史研究,2003(1):412-422.
6
阅读[J]
.中国慈善家,2019,0(3):78-78.
7
曾维刚.
从“活法”到“万象”:宋室南渡至中兴时期诗学理论的转型[J]
.浙江学刊,2019,0(1):195-204.
8
张正印.
从“心礼刑”到“情理法”:儒家“先法律秩序”洞见及其应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8(3):15-22.
被引量:1
9
戴孟津,韩宜珊,王儒雅.
《爸爸去哪儿》的本土化研究[J]
.西部广播电视,2019,40(12):81-81.
被引量:1
10
A.哈丁,高鸿钧.
东南亚的比较法和法律移植:“习俗杂音”的意蕴[J]
.外国法制史研究,2006(1):620-622.
理论观察
201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