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玉米新品种梦玉6603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玉米新品种梦玉6603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苗壮耐旱、品质优、出籽率高、易制种等诸多优点。通过多年多点种植观察和示范推广,不断总结与改进栽培管理技术,旨在为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供完善的技术方案,从而极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
刘芳
唐怀坡
宋儒
李海良
张二朋
崔明亮
王利明
佘宁安
马小川
卢宏兵
机构地区
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新马桥原种场
出处
《现代农业》
2019年第7期25-26,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e
关键词
玉米
梦玉6603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9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王荣焕,刘春阁,成广雷,王晓光.
玉米新品种京科968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1(12):71-72.
被引量:16
2
赵久然,王荣焕.
30年来我国玉米主要栽培技术发展[J]
.玉米科学,2012,20(1):146-152.
被引量:68
3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高产耐密优质玉米新品种龙单51的选育及推广[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8):13-14.
被引量:5
4
宋儒,徐福春,杨永华,王景成,郑国利,郭志有,刘洋,刘欢,宋波,李军.
玉米杂交种东单60的选育及利用[J]
.玉米科学,2005,13(z1):50-52.
被引量:3
5
刘月娥,谢瑞芝,张厚宝,李少昆,高世菊.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J]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3):2820-2828.
被引量:40
6
刘维,李祎君,何亮,宋迎波.
基于SPI判定的东北春玉米生长季干旱对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2):121-127.
被引量:26
7
杨晓晨,明博,陶洪斌,王璞.
中国东北春玉米区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5,23(6):758-767.
被引量:48
8
袁彬,郭建平,冶明珠,赵俊芳.
气候变化下东北春玉米品种熟型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生产潜力[J]
.科学通报,2012,57(14):1252-1262.
被引量:44
9
李猛,陈现平,张建,朱德慧,程备久.
不同密度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玉米产量效应的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8):132-136.
被引量:63
二级参考文献
151
1
李洪勋,吴伯志.
地膜覆盖对玉米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综述[J]
.玉米科学,2004,12(z1):66-69.
被引量:28
2
王志伟,翟盘茂.
中国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特征[J]
.地理学报,2003,58(z1):61-68.
被引量:170
3
谢安,孙永罡,白人海.
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J]
.地理学报,2003,58(z1):75-82.
被引量:107
4
戴景瑞,鄂立柱.
我国玉米育种科技创新问题的几点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1):1-5.
被引量:258
5
张彬,何红波,赵晓霞,解宏图,白震,张旭东.
秸秆还田量对免耕黑土速效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81-84.
被引量:29
6
李宁,李建民,翟志席,李召虎,段留生.
化控技术对玉米植株抗倒伏性状、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6):38-42.
被引量:65
7
林建新,陈山虎,卢和顶,童川拉,纪荣昌.
玉米育苗移栽对群体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2):86-88.
被引量:11
8
袁文平,周广胜.
干旱指标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展望[J]
.地球科学进展,2004,19(6):982-991.
被引量:326
9
鲍继友,张金龙,孙顶太.
夏玉米最佳收获期试验研究[J]
.玉米科学,1993,1(3):23-25.
被引量:18
10
吴盛黎,李菀群,熊天剑,周光艺.
紧凑型玉米叶龄模式栽培促控指标初探[J]
.耕作与栽培,1994,14(4):17-20.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299
1
徐晨,李前,赵洪祥,边少锋,刘冰,白子裕,姚斌,王洪君,王俊鹏,历艳璐,张治安.
灌溉定额对半干旱区春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10):41-51.
被引量:10
2
高亚男,曹庆军,韩海飞,崔金虎,王洪预.
不同行距对春玉米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73-76.
被引量:31
3
韩海飞,曹庆军,高亚男,王维平,王文艳,崔金虎.
不同行距对高产玉米品种PEP羧化酶活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J]
.吉林农业科学,2010,35(4):9-12.
被引量:8
4
刘朝学.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新单29种植密度试验[J]
.种业导刊,2010(9):28-29.
被引量:3
5
赵燕.
我国玉米高产栽培农艺措施研究进展[J]
.现代农业科技,2010(23):46-50.
被引量:25
6
高明文,张祯勇,陈代全,肖启银.
高海拔地区玉米种植密度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9):287-290.
被引量:4
7
常建智,闫丽慧,赵树政,李九勤,王要闯,苏玉杰.
豫北地区夏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1(6):70-72.
被引量:1
8
廖东海,胡烂云,肖卫,邓吉安.
河沙土耕地区萝卜施肥效果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1,31(3):19-20.
被引量:1
9
税红霞,王秀全,何丹,张华,卢庭启,蒋晓芳.
行距和密度对绵单10号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1,31(3):23-24.
10
秦国成.
机械收获条件下行距配置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8):200-203.
被引量:6
1
董德龙.
浅析北方优质大豆的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4):188-188.
被引量:2
2
邓丽群.
中央农业实验所在中国近代作物学发展中的作用[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147-154.
被引量:1
3
华荣,王德成,严郁江,袁红.
“苗壮丰”对机插秧苗素质和大田生长发育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2019,0(7):79-81.
被引量:2
4
景德勇.
玉米新品种联达坤瑞522选育[J]
.农民致富之友,2019,0(21):148-148.
5
宁稼雨.
我的学术之路(四):大学本科的角色转换与夯实基础[J]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2(3):1-6.
6
范喜钧.
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J]
.农民致富之友,2019,0(18):56-56.
7
汪铁锁.
精耕细作棉苗壮[J]
.中国棉花加工,2019,0(3):27-27.
8
杨建龙.
水稻免催芽播种种植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9,0(17):60-60.
9
朱先富,夏国华.
大别山山核桃新品种——皖金1号[J]
.中国果业信息,2019,36(7):57-57.
10
杜桂芝,王慧华,杨海霞.
淮阳县小麦科学用药抗逆增产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9(6):72-75.
现代农业
201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