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高职教育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要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高职衔接是关键。就我国目前的中、高职的独立办学现状来看,如何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在中高职衔接的具体过程中,如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共性问题。本文结合湖北省中高职教育现状,探讨“1+5”的中高职衔接模式。
作者
徐杨
机构地区
湖北省荆州市机械电子工业学校
出处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第10期251-252,共2页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关键词
“1+5”中高职衔接模式
社会保障机制
多方位精准衔接
分类号
G719.2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46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3
1
曹毅,蒋丽华,罗群.
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
.职教论坛,2012,28(30):4-6.
被引量:33
2
沈理.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模式设计——以对口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2012,33(14):68-70.
被引量:5
3
尹存涛,罗忠诚,程远东.
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的内容分析与路径探讨[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21(2):9-11.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陈蔚,干薇.
中职教育与高等教育有效衔接的理论初探[J]
.职教论坛,2005,21(08X):26-28.
被引量:4
2
杨黎明.
中职教育与基础教育、职业培训、高职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理论框架模型研究——关于构建我国学分银行系列研究之一[J]
.职教论坛,2006,22(04X):4-7.
被引量:11
3
张晓青.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研究[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3):66-67.
被引量:8
4
王武林,单松龄.
对中、高职教育专业衔接的对策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6(12):13-14.
被引量:20
5
郭翠兰.
中高职衔接基本问题与协调发展若干对策[J]
.职教论坛,2007,23(03S):52-53.
被引量:48
6
董学荣.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十二五’重点科研规划课题,2010,10.
7
黄春麟.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理论与实践[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tech.net.crdinfo/edu/poli/12647.shtml.2007-07-06.
9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年修订)》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tilemoe/s5169/201005/xxgk_87384.html.
10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nloe.gov.crdpublic-filesPousiness/htmlfiles/moeJs3877/201010/xxgk_ 110109.html.
共引文献
46
1
冯国娟.
浅谈对口单招考试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
.文存阅刊,2018,0(24):44-44.
2
沈凌,吕其惠,肖心远,樊永强.
构建适应工程机械专业人才需求的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J]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63-65.
3
孟源北.
中高职衔接关键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3(4):85-88.
被引量:156
4
贾艳丽.
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13(2):73-74.
被引量:11
5
郗伟.
实现中高职完美衔接 拓宽职教办学之路[J]
.轻工科技,2013,29(7):162-163.
被引量:1
6
曹毅,蒋丽华,罗群,谢军.
基于分层模型的中高职衔接标准分析与构建[J]
.职业技术教育,2013,34(13):41-44.
被引量:7
7
闻乐剑.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思考[J]
.现代商贸工业,2013,25(23):129-130.
被引量:3
8
贺胜军.
会计专业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思考[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5):30-32.
被引量:8
9
郭欣.
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专业外语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22(5):48-51.
被引量:1
10
邓佐明.
珠海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对接探讨[J]
.教育评论,2013(6):120-12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6
1
党春明,刘娟.
中高职衔接教育模式探析[J]
.卫生职业教育,2018,36(24):26-28.
被引量:4
2
郭晓晓,陈晨,李增杰,张丽珍,陈茂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J]
.科技风,2019(7):19-20.
被引量:6
3
孙兆辉,岳长青,郑高福.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与沟通的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13):156-157.
被引量:3
4
梁栋.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及对策[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21):55-57.
被引量:6
5
陈庆,刘红兵.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研究与实践[J]
.轻工科技,2015,31(11):124-125.
被引量:3
6
张中华.
中高职有效衔接问题研究与策略分析[J]
.现代交际,2019(6):23-2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马丽,王海,王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中、高职衔接现状[J]
.办公自动化,2021,26(15):9-1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朱根升.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校企合作的探究[J]
.职业,2022(10):51-53.
被引量:2
1
游峻,冯辉.
浅谈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几种基本模式[J]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6(2):56-57.
被引量:2
2
张昌明.
中高职衔接的高职数学教学研究与实践[J]
.东西南北(教育),2019(16):132-132.
3
崔庆瑞.
中高职教育衔接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究与实践[J]
.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0(8):42-44.
被引量:4
4
何春蕾.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广西中高职教育衔接路径思考[J]
.广西教育,2019,0(19):41-42.
被引量:1
5
吴亲燕.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简析[J]
.东西南北(教育),2019(17):78-78.
6
姚荷花.
新常态下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研究[J]
.山西农经,2019,0(10):83-83.
被引量:1
7
梁宏伟,赵伟.
中高职教育衔接项目的实际推广研究[J]
.教育研究(2630-4686),2019,2(5):66-67.
8
邱浩然.
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的经费保障问题研究[J]
.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9,0(5):118-119.
9
吕晓莉.
中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9,40(8):122-126.
被引量:1
10
金艳,孙德军,金振国,李巍,李冰洁,马由诏.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
.吉林畜牧兽医,2019,40(7):54-54.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