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作为一种现象的存在“,赞善的行恶人”具有明晰的善恶标准和道德价值认同,却习以为常地做出“恶”的道德行为或沦为“无为而恶”的旁观者。究其根源,一是道德的知识授受与“社会在个体身上的不充分在场”,二是生活化德育的趋向与“主体间性的关系断裂”。破解这种道德困境,应从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实践养成、道德规范与伦理秩序的法治保障、道德理想与道德信念的文化建构等方面重建在道德知识认同、价值认同基础上的道德行为认同。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5,共5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2018年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大项目(项目编号:SK2018ZD009)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