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诞生及发展过程中广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其分析/阐释结果的客观有效性,语言学家威多森、斯塔布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代表费尔克劳夫等人曾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系列辩论。从西方诠释学的视角出发,可以发现费尔克劳夫与威多森等人的争论是诠释学内部的分歧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的投影,对应着三重矛盾:科学实证方法与人文阐释方法的矛盾、客观诠释学与哲学诠释学的矛盾、“批评性”阐释与过度阐释的矛盾。根据黑格尔的辩证思想,这些矛盾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在互补性和张力的共同作用下,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得以持续发展。
作者
熊伟
舒艾
XIONG Wei;SHU Ai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90,共7页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金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3g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