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学、评一致性”与“教、学、评一体化”的起源和含义
被引量:
2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学、评一致性”和"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改语境下的热点问题,也是提高目标达成度、增强课堂有效性飴新视角,对这两个学术概念的起源和含义做了查证厘清。
作者
张顺清
机构地区
上海新王牌教育
出处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13期4-5,共2页
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关键词
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评一体化
逆向教学设计
分类号
G632.0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5
同被引文献
97
引证文献
21
二级引证文献
48
参考文献
3
1
陈霞.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PYP的课堂教学为例[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47-50.
被引量:11
2
郑长龙.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化学学习评价设计[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0(11):3-5.
被引量:57
3
宋卫,丁亮,张顺清.
基于新课标案例论“教、学、评”一体化操作[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5):8-10.
被引量:13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德伟.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2):29-33.
被引量:31
2
张继玺.
真实性评价:理论与实践[J]
.教育发展研究,2007,27(01B):23-27.
被引量:33
3
王治卿.集约型一体化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21-22.
4
国际文凭组织.小学项目的实施:国际初等教育课程框架,2010.29.
5
王小平,陈民仙,夏惠贤,陈霞.
以质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探索[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37(4):111-117.
被引量:3
6
刘志耀.
重构课堂教学体系: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视域[J]
.陇东学院学报,2010,21(3):130-132.
被引量:6
7
郑长龙.
2017年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及解析[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9):41-47.
被引量:163
共引文献
75
1
李雪.
化学学科能力模型内涵及实施策略[J]
.教育观察,2023,12(32):37-39.
2
王海燕,王喜贵,张雁红.
“化学与社会”通识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9,0(11):71-72.
被引量:2
3
韩德宗.
新课改背景下的“分层递进教学”初探——基于初中史地课堂教学的分析[J]
.中国教师,2012(24):35-36.
4
卢天宇.
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师巡课[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4):66-71.
被引量:1
5
朱鹏飞.
我国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研究:理论建构与实践策略[J]
.化学教学,2019,0(6):9-14.
被引量:11
6
罗清华,朱雪燕,喻建军.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元素化合物复习课——以“氮的氧化物”为例[J]
.实验教学与仪器,2019,36(9):18-21.
被引量:1
7
伍崇建,张桂华,李红卫.
核心素养背景下目标导向式“学、教、评”一体化课堂探究——以“原子晶体”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16):13-15.
被引量:1
8
肖中荣.
例谈素养导向的化学学习活动表现性评价[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19):4-7.
被引量:2
9
姜晶晶.
基于化学实验进行素养为本的教学——以“盐类水解”复习课为例[J]
.化学教与学,2019,0(12):81-84.
被引量:3
10
叶依丛.
基于学业质量水平的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探索暖宝宝发热原理”为例[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0(23):17-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97
1
王文静.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
.心理学探新,2000,20(2):17-20.
被引量:171
2
张德伟.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05,32(2):29-33.
被引量:31
3
揭水平.
论反思型教研活动模式[J]
.中国教育学刊,2005(5):56-58.
被引量:12
4
王洁.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本教研正在回归本意——上海市中小学教研活动现状专题调研[J]
.现代教学,2007(9):12-19.
被引量:6
5
吴红耘.
修订的布卢姆目标分类与加涅和安德森学习结果分类的比较[J]
.心理科学,2009,32(4):994-996.
被引量:35
6
张爱军.
教师研究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J]
.中国教育学刊,2010(3):54-57.
被引量:13
7
韦斯林,贾远娥.
学习进程: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J]
.全球教育展望,2010,39(9):24-31.
被引量:23
8
叶海龙.
逆向教学设计简论[J]
.当代教育科学,2011(4):23-26.
被引量:127
9
陈霞.
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探析——以PYP的课堂教学为例[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12(1):47-50.
被引量:11
10
杨玉琴,王祖浩,张新宇.
美国课程一致性研究的演进与启示[J]
.外国教育研究,2012,39(1):113-121.
被引量:48
引证文献
21
1
何佳娜.
基于真实情境的初中科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实践——以电功率习题复习课为例[J]
.物理通报,2022(S02):93-97.
被引量:1
2
侯桂红.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J]
.历史教学问题,2021(4):141-147.
被引量:20
3
傅晓庆,吕宜忠.
浅谈教学评一致性的研究与探索[J]
.河北农机,2020,0(2):88-88.
被引量:3
4
马泽燕,傅兴春.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评一体化研究进展[J]
.化学教与学,2020,0(5):11-15.
被引量:13
5
张顺清,王后雄.
论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路径[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11):62-65.
被引量:3
6
许燕艺.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远程教学实践探索[J]
.亚太教育,2021(19):141-143.
7
喻漫雪.
立足教学评一致性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向心加速度”教学为例[J]
.物理之友,2022,38(2):41-43.
被引量:1
8
黄谦.
从波尔到海森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跨学科教学案例研究[J]
.化学教与学,2022(8):33-37.
被引量:1
9
戴燕燕.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策略--以“DNA的结构”为例[J]
.名师在线(中英文),2022(24):35-37.
10
曾淑婷.
在逆向教学设计理论背景下实现“教学评一致性”[J]
.小学科学,2022(18):19-21.
二级引证文献
48
1
鲍晓芬.
“教—学—评”一致性视域下的教学反思[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4(29):61-62.
2
王之剑.
历史随笔写作: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索[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3(17):19-21.
3
唐旭杰.
联动均衡发展模式下薄弱县教师专业发展的行动研究[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3(8):73-76.
被引量:1
4
兰金忠.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3(16):129-131.
被引量:3
5
王汪.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J]
.试题与研究,2023(14):188-190.
被引量:3
6
侯桂红.
对历史课堂教、学、评一体化(一致性)的几点探讨[J]
.历史教学问题,2021(4):141-147.
被引量:20
7
卞雪纯.
教学评一致性模式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1(36):143-144.
8
王东梅.
高中历史复习课架构“教、学、评”一致性体系的具体策略[J]
.高考,2022(32):117-119.
被引量:1
9
丛玉晶.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小学语文二年级学习单研究[J]
.求知导刊,2020(26):38-39.
被引量:2
10
杨帆.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学、评”一体化实践研究[J]
.进展,2021,16(8):60-60.
1
赵万慧.
应用型高校英语课程教学目标达成度现状研究[J]
.智库时代,2019,0(28):196-196.
2
王子赫.
由“尊德性”与“道问学”浅析道学之辩[J]
.人文天下,2019(14):31-34.
3
李琨.
从经济发展看“不动产”概念变迁[J]
.边缘法学论坛,2015(2):15-20.
4
武斌.
论“故宫学”的实践价值——以沈阳故宫为例[J]
.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1):234-248.
5
豆书龙,叶敬忠.
项目制研究何以成为“显学”:概念辨析、性质定位与实践探索[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40(4):24-35.
被引量:10
6
黄河,贺平.
编前语[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18,0(1):1-6.
7
丁剑霆,盛可鉴,李剑,张王乐元.
土木工程生产实习达成度分析评价体系的探索[J]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9,33(4):65-69.
被引量:5
8
王艳平,左莉华.
关于红色旅游资源波谱性质的思考[J]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6(2):176-184.
9
魏琴.
“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伽达默尔视野中的经典诠释[J]
.人文论丛,2016(1):48-55.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9年 第1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