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思士和它的影子——鲁迅早期“思士”概念及其蜕变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使用了"思士"一词,用来说明古代知识分子的懦弱和无为。"思士"一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指的是忧思善感之人。苏辙在《黄州快哉亭记》中写道,"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说的是诗人和忧思善感的人见到自然景物而触动内心。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没有采用这一含义,而是为此赋予了新的内涵。他发现在魏晋时期,那些有思想的士人或者想要回到尧舜之前,或者想要在华土之外寻找"桃花源"。
作者 徐栋
机构地区 同济大学文学院
出处 《创作评谭》 2019年第4期52-56,共5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