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尘土式”生命回归——李沧东电影的宗教伦理叙事与另类底层建构 被引量:4

“Dust-like” Life Return——Religious Ethical Narration and Alternative Bottom Construction of Li Cangdong’s Film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纵观韩国"作家导演"李沧东的电影作品(《绿鱼》《薄荷糖》《绿洲》《密阳》《诗》《燃烧》,均为其自编自导之作),其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文学气质赋予每一部"作者电影"以写实性、诗意性和自我表达的一致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绿鱼》到《燃烧》,每部作品都涉及宗教元素,其间被解构或颠覆的宗教剥落了信仰救赎和精神寄托的神圣外壳而成为实际缺席的在场;不无异端立场式的"宗教伦理叙事"直视现实社会的边缘人物和灰色人物并深度剖析其内心真实,溢出浓郁的生命的孤独和痛苦感,在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历史、个人与后现代话语相互裹挟的关系中探寻人的存在本质,并将宗教元素以一种回归生命的"尘土式"书写方式参与影片主旨建构,进而以一种较为独到的"作者策略"活化出另类的底层图景。
作者 峻冰 杨继芳 Jun Bing;Yang Jifang
出处 《艺术评论》 CSSCI 2019年第7期120-133,共14页 Arts Criticism
基金 中央高校社科一般项目“中韩当代电影创作与产业比较研究”(skqy201354)的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5

  • 1Nicholas B. Dirks, "History as a Sign of the Modern", Public Culture, Vol.2, 1980, p.25.
  • 2张锡万.“开港期韩国社会和近代性的形成”,金成基(主编).《何谓modernity》,首尔:民音社,1994年版,第263页
  • 3张锡万.“谁的近代性?为什么要讲近代性?:对韩国近代性理解的几种考察”[J].现代思想,1997,(2).
  • 4Kim Yun-sung, "The predicament of Modem Discourses on Gender and Religion in Korean Socity", Korea Journal, Vol. 41, No.1, Spring 2001, pp.128- 131.
  • 5Keith Tester, Civil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131

共引文献11

二级引证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