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国语境下的埃里森《看不见的人》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国内对拉尔夫·埃里森长篇小说《看不见的人》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始,迄今已有30余年。本文对国内《看不见的人》研究状况进行了回顾、梳理和归纳,借以考察与反思中国语境下该研究的整体概况。国内研究在“现代人的自我追寻”“成长”的写作主题、“象征主义”与“音乐性”的艺术手法以及“语言学”与“地理空间”等研究方向的成果尤甚。近5年国内相关研究呈现出趋于冷落的态势,但作为现代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看不见的人》的研究价值远不限于此,我国学者还需要拓宽视野,从新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来进一步深化《看不见的人》的研究。
作者 张海榕 柏云
出处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9年第9期3-5,共3页 English Square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美国文学地理的文史考证与学科建构”(16ZDA197)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美国都市文学研究”(17WWB003) 河海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5B13914)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非裔美国文学中的地理景观研究——以《看不见的人》为例”(SJKY19_039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9B74414)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68

  • 1Frederick Douglass,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ass: An American Slave Written by Himself, David W. Blight ed. (New York: Bedford/St. Martin's, 1993 )
  • 2Ralph Ellison, Invisible Ma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 3托妮·莫里森.《所罗门之歌》,舒逊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
  • 4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26-27页.
  • 5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293页.
  • 6Joh D. Cruz, "Historicizing the American cultural turn," i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4. 3 (2001) 305 - 323.
  • 7David W. Blight ed. , Narrative of the Life of Frederick Dougloss, An American Slave, Written by Himself, 8.
  • 8Charles Scruggs, Sweet Home: Invisible Cites in the Afro -American Novel ( Baltimore and London: Th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168.
  • 9Henry Louis Gates Jr. and Nellie Y. McKay, eds. , 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frican American Literature, 2^nd Edition ( New York· London: W · W · Norton & Company, 2004) 1599.
  • 10Robert O'Meally, ed. , New Essays on "Invisible 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3.

共引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