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文学接受度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文学阅读中,同一部作品,对于知音来说,它是'巍巍乎高山,洋洋乎流水',对于不懂文学的读者,它却只能是'对牛弹琴'。战国时楚宋玉曾在《对楚王问》中说;'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目《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漉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这里讲的故事,本身就引发了一个艺术接受学的问题。及至当代,高雅文学、先锋文学、通俗文学都拥有各自不同的读者共同体,这一现实,要求文艺作出理论上的回答。古今艺术实践启发我们认识文学阅读中的接受度问题,研究阅读主体前理解绪构的演变。
作者 金元浦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57-62,共6页 Hebei Academic Journal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R·Arnheim) 著,滕守尧,朱疆源.艺术与视知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 2[法]罗丹(A·Rodin) 口述,[]葛塞尔(P·Gsell)记沈琪.罗丹艺术论[M]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同被引文献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