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稀散金属掺杂铁酸锌电子结构和浸出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铟、镓占据铁酸锌中四面体和八面体间隙对其晶体结构、电子结构以及浸出性的影响,具体分析了价键结构、能带、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等。计算结果表明:In和Ga原子进入铁酸锌晶格中均会破坏晶格的对称性,In原子的取代相对于Ga对晶格体积的影响要更大一些;无论是In原子还是Ga原子,都更倾向于占据铁酸锌的Zn位;能带及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In和Ga原子取代后,材料的性质转变为半金属、金属属性,且In原子的4d态和Ga原子的3d态电子最为活跃,与O原子相互结合紧密;In、Ga原子进入铁酸锌晶格中,会削弱其周围其它的氧化键,使得Zn-O键和Fe-O键变弱,更易被破坏,强化了铁酸锌的浸出。
作者 郝名叶
出处 《冶金与材料》 2019年第4期4-8,共5页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

  • 1李淑珍,田润苍,陈兴龙.“P204+YW100分段协萃锗、镓”的工业试验及其述评[J]稀有金属,1988(03).
  • 2周令治,邹家炎.1986年的稀散金属形势[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7(02).
  • 3周令治,邹家炎.1985年世界稀散金属的形势[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1986(01).
  • 4陆涛.从提钒废渣中回收金属镓的试验[J]稀有金属,1985(03).
  • 5曾崇泗,刘飞鹏.从攀钢雾化钒渣中提取钒、铬、镓的初步研究[J]钢铁钒钛,1981(01).

共引文献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