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出现在小暑与大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秦国,司马迁在《史记·秦纪六》中就有"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的记载。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对此作了诠释:“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云初伏,伏者,隐伏避盛暑也。”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9年第7期64-66,共3页
Journal for Beneficial Readines Drug Informations & Medical Ad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