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先秦时期儒道两家人性论及其异同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自孔子开启先秦儒家探讨人性问题之先河,孟子和荀子在其基础上进一步针对人性之善、恶问题展开论述,三人思想一脉相承、殊途同归,均以“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人性之应然状态应与外在道德规范的一致性;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人性论则可以看作是其理论核心“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道”于人性问题上的具体化,强调保持人性之本真与纯朴,因而反对道德规范等对人的束缚。尽管如此,仔细研读先秦时期儒道两家在人性问题上的论述,可以发现二者在强调为善与成人之可能与必然、对“性”之本真与异化关系的探讨以及注重修身养性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 赵蕙伊桐
出处 《传播力研究》 2019年第20期235-235,共1页 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1

  •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2程颢 王孝鱼 等.二程遗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1..
  • 3[6]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 4[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 5[7]黎德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 6[5]董仲舒.春秋繁露[M]//影印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780.
  • 7[1]庄子[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 8[3]吕氏春秋[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 9[11]刘煦.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 10[14]朱谦之.老子校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0.

共引文献1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