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社交媒体对中国青年群体人际关系的影响——以微信“点赞”为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快速成长,“点赞”作为Web2.0时代供网民互动的运用插件,其“一键式”点赞的人际互动方式很大程度上适应了当下青年群体“快、便、短”的网络社交需要。“点赞”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改变了青年群体的人际交往方式。“点赞”本身具有暧昧性,由于青年群体理解力的不同,微信“点赞”对青年群体产生了多重影响。文章结合“点赞”行为和动机,破析“点赞”行为对青年群体人际传播的影响。
作者
杨峥嵘
机构地区
西北民族大学
出处
《新媒体研究》
2019年第15期39-40,共2页
New Media Research
关键词
点赞
人际传播
青年群体
社交媒体
分类号
G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宋倩,廖昌荫.
当代中国的人际关系特点分析[J]
.钦州学院学报,2007,22(1):105-107.
被引量:6
2
王斌.
“点赞”:青年网络互动新方式的社会学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4(7):20-24.
被引量:38
3
屈勇.
网络人际交往对中国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J]
.社会心理科学,2008,23(5):46-50.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9
1
苏海生.
谈当代中国人际关系发展的三大特点[J]
.黑河学刊,2004(2):65-67.
被引量:3
2
杨艳.
群体取向与人际交往中的交际策略[J]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5(1):56-59.
被引量:3
3
李肖红,李伟.
网络对传统人际关系的影响和对策[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8):111-112.
被引量:6
4
赵德华,王晓霞.
网络人际交往动机探析[J]
.社会科学,2005(11):118-123.
被引量:7
5
陈秋珠.
网络人际关系性质研究综述[J]
.社会科学家,2006,21(2):144-147.
被引量:18
6
皮埃尔·布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包亚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92.
7
齐格蒙特·鲍曼.共同体[M].欧阳景根,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69.
8
Rosen, L.D.iDisorder: Understanding Our Obsession With Technology and Overcoming its Hold on Us [M]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3.7.
9
新华网.吴念真新作讽圈内现状,网友:"点赞党”你的节操呢[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13-07/26/c一125070654.htm,2013-07-26.
10
李芳.网络_最赞族",你是哪一族[N].武汉晚报,2014-2-16(24).
共引文献
51
1
陈熙.
网络社会的微观权力分析[J]
.社会中的法理,2020(1).
2
汪全军.
网络空间中民间规则的司法认定问题研究——以“点赞”为例[J]
.民间法,2021(4):53-69.
3
蔡循光.
社会交换理论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J]
.理论观察,2008(3):52-53.
被引量:6
4
黄秀兰.
当代中国社会人际关系论析——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思考[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3):60-62.
被引量:7
5
王依玲.
网络人际交往与网络社区归属感——对沿海发达城市网民的实证研究[J]
.新闻大学,2011(1):82-92.
被引量:20
6
潘艳艳.
从《乡土中国》中窥视中国人的国民性格——费孝通《乡土中国》再解读[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2(5):91-92.
被引量:2
7
徐萌.
非匿名化——社交媒体格局下网络交往情境的新变化[J]
.新闻传播,2012(10):184-185.
被引量:1
8
刘祝环.
从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看中国人际关系的实践性[J]
.理论与改革,2013(2):40-42.
9
薛花.
社交网络下的人际关系分析[J]
.中国电子商务,2014(10):121-122.
10
关琳馨.
媒介环境中传统人际交往模式的解构与重建[J]
.新闻研究导刊,2014,5(13):55-56.
同被引文献
2
1
刘颖,张焕.
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微信用户关系实证分析[J]
.情报资料工作,2014,35(4):56-61.
被引量:28
2
王亦高,董骁.
微信语音或文字发送形式对人际传播的影响——以大学生微信使用偏好为例[J]
.东南传播,2017(1):79-8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
1
刘洪.
微信等社交媒体对用户信息交流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分析[J]
.智能城市应用,2021,4(5):86-88.
1
顧宏義.
南宋《近思後錄》著者試探[J]
.宋代文化研究,2015(1):163-172.
2
孟本靖.
县级电视台改革发展探究[J]
.电视指南,2017,0(13):145-145.
3
王晓莉.
构筑社会善治的“三脚架”——破析桐乡“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J]
.中国领导科学,2019,0(3):77-82.
被引量:7
4
黄越.
UGC时代主流媒体社会影响力发展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9,0(16):38-38.
5
陶然.
李白《长干行》不同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翻译赏析[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39-43.
6
刘珊,邓绍根.
意见触网、表达增量与虚拟资本:社会化媒体重构传统政治参与方式[J]
.新闻春秋,2019,0(4):57-61.
被引量:1
7
蔡莹莹.
网络直播在社会化媒体营销环境中的应用探究[J]
.传播力研究,2019,3(24):276-276.
被引量:1
8
喻立,邹佳.
新媒体对95后大学生的影响及其思想引领策略——以贵州大学阳明学院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5):91-92.
9
胡明军.
警钟长鸣:煤矿不消灭事故,事故就要消灭矿井[J]
.班组天地,2017(4):76-77.
10
伊夫·贝杰莱,张博(译).
“建造不稳定”:诗之职能[J]
.跨文化对话,2017(1):372-398.
新媒体研究
2019年 第1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