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浅谈城市雕塑的本土化趋势及与高校雕塑课教学对接的必要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历史发展的长河为我们带来了优秀以及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各种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仅代表着我们人类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灿烂的生活史,代表着我们祖辈的优秀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精神,也是祖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而城市雕塑也是一种文化瑰宝,是以一个城市的代表以及文化的象征。现代的人们应该保护、传承、发扬这种文化。城市雕塑也有其特有的文化意义,代表这个城市曾经的文化,象征着传统的精神。但是,现在由于一些新文化的出现和传递,目前的城市雕塑本土化的发展情况令人堪忧。高校的雕塑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些学生能够从事相关的雕塑活动,还有要培养学生们欣赏本土城市雕塑的眼光以及保护雕塑文化的意识,所以,将高校雕塑课教学与城市本土化雕塑相结合也十分重要。
作者 吕铁人
机构地区 哈尔滨华德学院
出处 《西部皮革》 2019年第18期143-143,共1页 West Leather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10

  • 1戎宁.论包装设计生态化与民族文化[J].包装工程,2004,25(6):198-199. 被引量:36
  • 2王晓光.设计艺术专业史论课程教学改革探议[J].装饰,2006(10):85-85. 被引量:38
  • 3[1]于正伦.城市环境艺术--景观与设施[M].台北:博远出版社,1995.
  • 4[2]黄健敏.百分百艺术[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 5[5]Finkelpeal,Tom:Dialogues in Public Art(London,1999).
  • 6Duncum.P. (2001),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for an Art Education of Global Culture and Principles for Classroom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 the Arts, 2001 (6). vo1.2(3), pp.1-32.
  • 7Duncum, P. (2002). Clarifying Visual Culture Art Education. Art Educat on 2002(5)vol.55(3).p.6-11.
  • 8(美)雷纳特N·凯恩.杰弗里·凯恩.《创设联结:教学与人脑》.吕林海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海2004.第132页.
  • 9毛禹功.浅议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民族化、社会化[J]云南高教研究,2000(04).
  • 10宋文红,朱月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4):1-6.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8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