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青春热血永不凉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1894年的甲午战争,敲响了一个古老帝国的晚钟。从那时起,中国人谋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就没有停止过。青年是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已成有识之士共识。譬如戊戌变法领袖之一的梁启超,在其《少年中国说》中便有清晰的描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氏眼中的“少年”,指的自然不是束发童孺,而是有忧国忧民意识、有不息意志的青年——“青年”这个词汇,并非自古就有——到1915年,《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出版,“青年”一词才正式登上近代中国的历史大舞台。
作者 郝志舟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中国青年》 2019年第19期6-9,共4页 China Youth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