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智慧城市背景下高校信息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适应智慧城市建设人才需求,对高校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针对当今高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存在的学科课程繁杂、教学内容陈旧和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等问题,结合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人才需求专业方向,提出对信息技术专业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及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改革方向。
作者
刘莉
机构地区
宜春学院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出处
《大学教育》
2019年第11期165-167,共3页
University Education
基金
2017年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17YB193)
关键词
智慧城市
信息技术
人才培养
分类号
C961 [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1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7
1
桂琼,程小辉.
新工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思考[J]
.高教学刊,2018,4(12):167-169.
被引量:22
2
程寿绵.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发展探讨[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7):103-104.
被引量:1
3
冯志强.
高等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的互动战略研究[J]
.经济师,2007(4):133-134.
被引量:10
4
潘敏仪,张小刚.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中人才储备的现状和路径探析[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7(8):169-172.
被引量:5
5
刘莉,郝中骐.
微项目驱动嵌入式系统实践教学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6,38(12):115-117.
被引量:8
6
刘莉,易昌中.
智慧城市理念下的信息技术校企合作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2014,36(9):39-41.
被引量:2
7
刘宁,赵建华.
校企合作模式下信息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J]
.微型电脑应用,2018,34(10):28-3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1
1
孟蕴华.
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0(1):53-55.
被引量:23
2
李锡元,查盈盈.
人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及其优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6,23(3):37-39.
被引量:33
3
陈俊.
浅谈高职教育创新人才的培养[J]
.长沙大学学报,2007,21(6):152-153.
被引量:8
4
Cocchia A. Smart and digital city: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 view [ M ] .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Smart City, 2014 : 13 - 43.
5
Caragliu A, Del Bo C, Nijkamp P. Smarf cities in Europe [ J ].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2011,18 (2) : 65 - 82.
6
Neiretti P, De Marco A, Cagliano AC, et al. Current trends in Smart City initiatives : Some stylised facts [ J ]. Cities, 2014,38:25 - 36.
7
辜胜阻,洪群联.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思考[J]
.经济管理,2008,34(19):1-6.
被引量:20
8
黄林楠,丁莉.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6):158-160.
被引量:134
9
李平勇,游磊,苏长明.
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5):95-98.
被引量:15
10
曹欢,郭朝晖.
美国引进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的政策及启示[J]
.湖北教育(领导科学论坛),2011(2):66-68.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48
1
孟浩英.
新工科背景下民办高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郑州工商学院为例[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9(3):144-144.
2
董海阳,赵翠莲.
依托高校的智慧人才培养[J]
.内江科技,2021,42(6):105-105.
3
何璐红,刘海龙,赵扬,贺素姣.
基于信息化模式下的新型化工实训装置的研究[J]
.盐科学与化工,2019,48(12):1-4.
4
王建宇,孔斌,杨勇军,贺海民.
西部地区高校与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4):301-303.
5
王艳秋,周立雪,金万祥.
关于建立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科学咨询,2009(21):82-83.
被引量:2
6
余为,李志.
基于学科优势的高校核心竞争力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2009,22(10):19-20.
被引量:2
7
谭丹.
论高等学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J]
.大学教育科学,2010(3):51-54.
被引量:12
8
张为革,何奎.
高校与企业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9):102-103.
被引量:3
9
王景.
企业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新型互动关系研究[J]
.当代经济,2013,30(14):115-117.
10
黄静.
企业人才培养与开发之探索[J]
.低碳世界,2013(09X):142-143.
同被引文献
15
1
戚银城,张珂,陈智雄,张宁,吕安强,孔英会.
新工科背景下ICT领域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3):120-122.
被引量:4
2
张兰勇,刘胜,李冰,孙蓉.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8):62-62.
被引量:4
3
谢琪.
地方高校规模化应用型IT类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367-371.
被引量:1
4
林赐云,龚勃文.
面向智能交通的交通工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探索[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8):55-58.
被引量:9
5
徐培东,贺晓春.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以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8,20(6):19-22.
被引量:6
6
陈建岭,张萌萌,付东华.
新一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智能交通专业群建设框架与路径研究[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25(8):49-52.
被引量:3
7
佟晶石.
论信息技术人才的社会流动[J]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47-249.
被引量:4
8
陈翔,张同建,魏志祥,朱建军.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现代价值阐释[J]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9,35(6):45-51.
被引量:2
9
高锐锋.
面向新工科的智能交通课程群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
.科技视界,2020,0(3):50-51.
被引量:3
10
陈晨.
交通强国建设背景下交通院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
.高教论坛,2020,0(6):60-6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3
1
刘明夺,张鹏,谭利岩.
“智慧城市”建设背景下交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2,5(6):119-121.
被引量:4
2
刘一君,汪朗峰,李佳鑫.
基于结构方程建模方法的信息工匠培育演化路径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0(25):154-155.
3
恽健.
基于信息技术与创新创业的能力教育分析[J]
.电子技术(上海),2022,51(6):194-195.
二级引证文献
4
1
段姣雯,于海祥.
绿色低碳交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02):324-326.
2
蒋焕,王闯,刘德臣.
智慧刑事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23(5):101-104.
3
熊杰,李同飞,许琰.
多学科交叉融合下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24(19):73-76.
4
许荣盛,杨硕,韦璐,王锟.
新工科背景下交通工程专业“多维协同”育人模式研究[J]
.科技风,2024(22):147-149.
1
齐晓丹.
基于PBL的高校信息素养模式的构建[J]
.传播力研究,2019,3(28):250-250.
2
林东生.
媒介融合对高校新闻采编的影响研究[J]
.中国报业,2019(14):104-105.
3
刘慧.
四川省高校信息公开初探[J]
.作家天地,2019,0(14):69-69.
4
吉丽君.
基于VOSviewer的2016-2018年国内外信息素养热点分析[J]
.当代图书馆,2019,0(3):23-28.
被引量:6
5
韩成秀.
大数据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0(9):172-173.
被引量:2
6
王影.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创新思路探析[J]
.电脑乐园,2018,3(12):76-76.
7
梁军,侯迪波,张光新.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重构[J]
.中国大学教学,2019(9):15-21.
被引量:31
8
高雅宏.
以就业为导向的英语教育实用性研究[J]
.精品,2019(11):073-073.
9
唐振龙,董俊华,文香艳,宋莹莹.
基于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实践——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1):30-32.
10
宗晓萌.
关于研究生科研与实践能力提升的思考——以“2011”大学设计学专业为例[J]
.文教资料,2019(24):113-114.
被引量:2
大学教育
2019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