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安徽地区五句体民歌在地域分布、调式音阶、句幅比例、乐句间逻辑关系、扩充手法、辞曲结合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地域分布依长江和大别山呈带状。曲式结构两个偶句加入总结性乐句、两个偶句之间插入垛句、五句半三种构成。文辞包含七言和杂言两种文体,以七言为主。曲辞对应关系呈现以下规律:大别山杂言五句体无论歌辞字数多寡,偏向于使用“短长长短长”的乐句结构;七言五句体虽然辞句字数齐整,但是对应的乐句结构却并非一定均等,而是呈现两种并存的方式,一是每句均等的四板二分结构;二是不均等的“短长长短长”结构。不均等结构是由于部分衬字位于板上,扩大了乐句长度,从而形成参差错落的曲式结构。
出处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14-120,共7页
Journal of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760041)
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g2017116)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SK2018A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