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7期14-23,共10页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35
-
1李以庄.我国高校与创业教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94-96. 被引量:11
-
2朱军,符涛.新世纪高校实施创业教育刍议[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16(1):122-126. 被引量:8
-
3孙祖芳.充分就业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6):51-55. 被引量:4
-
4范泽瑛,王尔新.试论高校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4(6):310-318. 被引量:44
-
5陈庆修.充分就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J].理论前沿,2005(1):25-27. 被引量:7
-
6张海水,刘晋峰.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J].教育与职业,2005(3):4-5. 被引量:7
-
7张小明.职业指导谁"指导"[J].人力资源,2005(2):26-27. 被引量:2
-
8陈瑞武,曲铁华.日本大学生就业管理体制和职业指导现状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05(1):47-50. 被引量:41
-
9陈德明.试论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教育与职业,2005(6):8-10. 被引量:27
-
10陈英乾.我国城镇失业问题及扩大就业的政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71-7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8
-
1雷扬.我国妇女政治权利虚化问题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2,32(3):200-204. 被引量:2
-
2班正昌.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6):46-48. 被引量:19
-
3刘燕华,钟福祖,马莉.大学生就业与职业指导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学职业指导调查为例[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45-152. 被引量:6
-
4黄明睿.职业信息在高校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32):99-100. 被引量:13
-
5柳云飞.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特点和原因分析[J].前沿,2009(10):144-151. 被引量:5
-
6王文芳.大学生“成功导向的就业”指导策略的意义与实施[J].中国电力教育(下),2010(4):172-174. 被引量:1
-
7伍业成.浅谈技工学校的创业教育[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93-94.
-
8冯霞,郭立.从大学毕业生就业谈高校创业教育[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3):51-53.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53
-
1陈可珂.性别正义视角下的农村女性参与基层治理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6):9-10. 被引量:1
-
2张文龙.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探析[J].消费导刊,2009,0(17):116-116. 被引量:3
-
3包永平,胡炜,孙林法.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大众化面临的新任务[J].高等农业教育,2005(4):19-21. 被引量:16
-
4周西安,王立军.高校大学生学业规划研究[J].教育探索,2012(4):83-86. 被引量:22
-
5陈国忠,赵金秀,伍方南.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3(11):72-73. 被引量:13
-
6罗斌,张琛,王晓宏.高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组成的相关因素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106-107. 被引量:6
-
7黄海荣.高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思考和建议[J].科学咨询,2008(17):95-95. 被引量:1
-
8杜生民,郑予捷.影响高职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相关因素分析[J].全国商情,2009(3):112-113. 被引量:8
-
9郭旭凯,曾蕾,王雪梅.本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分析——基于对北京某高校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调查[J].科技资讯,2008,6(29):146-148. 被引量:9
-
10祁亨年,郎青.适应创业教育潮流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S1):32-34.
-
1郝希亮.中国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J].开发研究,1998(6):28-29.
-
2於铀强.WTO与中国就业问题[J].经济视角,2000,19(12):18-21. 被引量:1
-
3於铀强.WTO与中国就业问题[J].计划与市场,2001(1):39-41. 被引量:1
-
4游德茂,张虎琴.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层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6):26-28.
-
5蔡窻:中国就业问题比他国复杂[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3(11):62-62.
-
6牛志霖.关于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23(4):68-70.
-
7余恩海,刘德中.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1999(4):39-47. 被引量:18
-
8马永红,樊淑娟.中国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全国商情,2006(12):9-10. 被引量:2
-
9穆竟男.从保民生角度看中国就业问题[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B01):154-155.
-
10张航.中国就业问题与和谐社会构建浅论[J].经济视野,2014,0(16):463-4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