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进入WTO后中国金融脆弱性监测指标体系之设计
被引量: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就金融体系脆弱性监测指标开发和应用的研究方兴未艾 ,合适的核心指标集和综合指标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中国建立金融脆弱性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然后详细介绍了国际社会关于金融脆弱性监测体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最后结合我国加入
作者
毛一文
机构地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1-18,共8页
Economic Science
关键词
WTO
中国
监测指标体系
金融脆弱性
综合指标
核心指标集
分类号
F832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64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12
二级引证文献
196
参考文献
5
1
欧文·伊文斯等 肖亦华等(译).《金融体系稳健性的宏观审慎指标》[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
李京文,龚飞鸿.
国家经济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测评系统和模型[J]
.当代财经,2002(4):41-44.
被引量:4
3
钱颖一,黄海洲,张蓓.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金融的稳定与发展[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5):35-44.
被引量:50
4
何建雄.
建立金融安全预警系统:指标框架与运作机制[J]
.金融研究,2001(1):105-117.
被引量:60
5
伍志文.
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
.经济科学,2002(3):5-13.
被引量:58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查尔斯.国家竞争力[M].海南出版社,1997,3..
2
中国人民大学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各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4
Evans,Leone,Gill,Hilbers."MacroprudentialIndicatorsofFinancialSoundness,"[].( ).(2000)
5
Carl-JohanLindgren,GillianGarcia,MatthewSaal."BankSoundnesandMacroeconomicPolicy ,"[]..1996
6
OwenEvans,AlfredoLeone,MahinderGill,PaulHilbers.'MacroprudentialIndicatorsofFinanialSystemSoundness ,'. . 2 0 0 0
7
GraciealKamingsky."CurrencyandBankingCrises :theEarlyWarningsofDistress ,"[]..1999
8
Carl-JohanLindtren,TomasBalino,CharlesEnoch,Anne -MarieGulde,MarcQuintyn,LeslieTeo."FinancialSectorCrisisandRestructuring,LessonsfromAsia ,"[]..1999
9
CarolineVanRijckeghem,BeatriceWeder."SourcesofContagion:FinanceorTrade ?"[]..1999
10
Debt-andReserve -RelatedIndicatorsofExternalVulnerability. . 2 0 0 0
共引文献
164
1
刘丽.
金融脆弱性分析与政府金融脆弱救助[J]
.经济研究导刊,2006(3):43-45.
2
胡恩同.
WTO体制下我国金融监管对策探讨[J]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4):80-82.
3
范洪波.
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
.金融论坛,2004,9(7):3-9.
被引量:27
4
牛润盛.
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研究[J]
.黑龙江金融,2013(9):29-31.
被引量:1
5
王烨.
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制度分析:基于复杂系统的视角[J]
.河北金融,2010(10):3-5.
6
梁战果.
国有银行危机之探析[J]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8):50-51.
7
陈华,伍志文.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9):120-135.
被引量:59
8
黄宗远.
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特征分析[J]
.学术论坛,2004,27(5):104-108.
被引量:2
9
谢保嵩.
系统性风险、金融稳定与中央银行[J]
.西南金融,2004(9):53-54.
被引量:2
10
陈华,岳西泉,伍志文.
国有银行脆弱性测度及其成因实证分析[J]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15(5):59-6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1
1
沈铭辉,唐道毅.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1):30-32.
被引量:1
2
范洪波.
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
.金融论坛,2004,9(7):3-9.
被引量:27
3
杜晓蓉.
构建中国新型金融危机的早期预警体系模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4):162-166.
被引量:5
4
王国松.
财政稳定与金融脆弱性:理论与中国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4,20(7):53-60.
被引量:12
5
陈华,伍志文.
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9):120-135.
被引量:59
6
雒雅梅,王丽娅.
加息、利率市场化与金融脆弱性研究[J]
.特区经济,2005(1):193-194.
被引量:3
7
杨晓丽.
金融脆弱性研究及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生成原因[J]
.海南金融,2005(7):31-34.
被引量:4
8
沈军,白钦先.
金融结构、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一个基于系统科学的新视角[J]
.财贸经济,2006,27(1):23-28.
被引量:71
9
罗拥华,梁阿莉.
金融风险与金融脆弱性——兼论我国金融脆弱性的特殊原因及控制对策[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67-71.
被引量:3
10
宋建忠,韩英,齐永兴.
中国金融改革中的金融脆弱性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2006,25(5):39-4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2
1
何玉红.
银行稳健性统计分析方法研究[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7):72-72.
2
丛树海,李生祥.
我国财政风险指数预警方法的研究[J]
.财贸经济,2004,25(6):29-35.
被引量:50
3
王俊方.
维护我国金融稳定的对策研究——一个基于金融脆弱性理论的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3(2):34-37.
被引量:2
4
沈军.
金融效率的实证方法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06,22(22):138-139.
被引量:9
5
尤启明,殷世贵.
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理论文献回顾[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1):131-133.
被引量:2
6
张宗益,项慧玲.
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对比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0(8):54-56.
被引量:2
7
张英竹,丁浩.
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J]
.商,2013(11):113-113.
8
谷雨.
我国金融脆弱性研究述评与展望[J]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4(3):35-37.
被引量:3
9
柳明.
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标构建与分析[J]
.河北学刊,2016,36(1):221-224.
被引量:5
10
伍志文.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状况及其成因实证分析(1978-2000)[J]
.金融研究,2002(12):21-37.
被引量:78
二级引证文献
196
1
杨友才,董伟鑫.
我国金融效率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分析[J]
.开发性金融研究,2021(3):27-39.
2
于之倩,赖漫桐,朱宁.
区域金融内生性效率测算及分解——以广东省为例[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8(6):64-74.
3
夏江山.
地方法人银行体系稳定性测度及实证分析[J]
.华北金融,2008(7):7-9.
4
陈守东,杨东亮.
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动态分析与预测[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0(4):111-119.
被引量:9
5
孙玉栋,刘喆,常春.
我国财政审计中财政风险管理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J]
.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0(5):16-26.
被引量:4
6
闫祥.
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的影响分析[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12):319-320.
7
南旭光,严太华.
信息不对称与银行体系脆弱性[J]
.海南金融,2004(9):7-10.
被引量:1
8
梁剑,乔海曙.
危机管理:银行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J]
.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5):34-38.
被引量:6
9
南旭光,严太华.
我国银行业竞争格局下的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J]
.济南金融,2004(9):8-11.
被引量:6
10
曾宝华.
金融效率分析的理论框架[J]
.广州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3):14-18.
1
陈华,毛一文.
中国金融脆弱性监测指标体系框架之设计[J]
.海南金融,2004(5):8-12.
被引量:3
2
柳明.
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标构建与分析[J]
.河北学刊,2016,36(1):221-224.
被引量:5
3
刘华.
日本金融脆弱性及其原因剖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3):32-35.
4
洪宁.
发展中国家金融自由化评析[J]
.经济科学,2002(6):123-128.
被引量:6
5
潘英丽.
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制度分析[J]
.上海投资,2002(8):11-15.
被引量:2
6
陶雄华.
金融体系脆弱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5):59-62.
被引量:6
7
曾诗鸿,段志敏.
论研究中国金融体系脆弱性和银行不良贷款的紧迫性与意义[J]
.经济研究参考,2003(30):13-17.
被引量:6
8
姜磊.
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与国际金融体制的创新[J]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2,22(4):34-38.
被引量:1
9
郭艳,胡波.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国际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问题,2008(6):96-98.
被引量:9
10
朱敏.
中国2000~2010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与测度[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2(6):20-27.
被引量:10
经济科学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