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51-52,共2页
Chinese Talents
参考文献1
-
1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同被引文献49
-
1李原,郭德俊.组织中的心理契约[J].心理科学进展,2002,10(1):83-90. 被引量:45
-
2付锦峰.小型服务企业的员工流失现象分析[J].洛阳大学学报,2004,19(3):11-13. 被引量:1
-
3郭颖梅,蒋永宁.心理契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8):52-53. 被引量:23
-
4余琛.国内心理契约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经济论坛,2004(19):144-145. 被引量:40
-
5肖玺.试论高校师资管理中良好心理契约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12):140-141. 被引量:11
-
6蒋建武,王岭.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共成长[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21(12):75-76. 被引量:16
-
7朱晓妹.心理契约管理——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21(6):115-118. 被引量:12
-
8赵琛徽.失衡与重构:变革环境下公务员的心理契约及管理方略[J].中国行政管理,2005(2):96-101. 被引量:45
-
9蒋春燕,赵曙明.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1(2):85-88. 被引量:207
-
10金利娟.企业组织行为与员工心理契约管理[J].当代经济,2005,22(4):60-61. 被引量:7
引证文献14
-
1董立兴,杨青蓝,刘翠英.基于心理契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研究[J].市场周刊,2010,23(6):106-107. 被引量:3
-
2陈微波.论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以劳动契约与心理契约的融合为视角[J].山东社会科学,2005(1):69-71. 被引量:19
-
3赵立军,赵守盈.心理契约在私立学校教师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7-120. 被引量:2
-
4边建辉.心理契约与员工流动[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6):51-53. 被引量:2
-
5孙震.心理契约视角下知识型公务员管理策略探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8(4):70-73.
-
6王光良.基于心理契约的人才流失研究[J].市场周刊,2006,19(10):301-302. 被引量:4
-
7袁方舟.贵州省企业少数民族员工心理契约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9,29(2):100-105. 被引量:2
-
8李燕,武忠远.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管理[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4):57-59. 被引量:3
-
9商磊,王金涛.高校师资管理改革中的心理契约违背问题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83-87. 被引量:3
-
10郝占良,吴葛,何茂艳.建立心理契约:从招聘开始[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2):3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40
-
1李杰.劳动关系中的心理契约调节机制探析[J].生产力研究,2007(20):62-64. 被引量:1
-
2丁美丽.探索新形势下劳动关系调整的模式——以劳动合同和心理契约为视角[J].中国商界,2010(2):242-243. 被引量:3
-
3李培林.劳资关系之文化调整初探[J].生产力研究,2006(12):99-100. 被引量:8
-
4许颖,许勤,刁婕.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监管与激励普遍存在的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7(11S):262-262.
-
5钟耀东,肖磊.浅析铁路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广场,2007(8):145-147. 被引量:1
-
6许颖,陈爱国,刁婕黄.对上市公司高管人员激励对策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11X):305-305. 被引量:1
-
7王宝达.刍议员工心理契约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7):321-322. 被引量:4
-
8李健.私营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96-96. 被引量:3
-
9万弋芳,谢海东.非公有制企业和谐型劳资关系的实现机制与调节措施[J].商场现代化,2009(20):115-116. 被引量:3
-
10罗明忠.劳动契约理论视角下的员工忠诚度培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23-26. 被引量:4
-
1莫璐遥,袁静.金融海啸背景下留任员工的心理调适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8):118-119.
-
2金文娟.裁员“瘦身”需慎重[J].人力资源管理,2009(2):38-39.
-
3邓沫南.“界龙”的腾飞之路[J].新长征(党建版),2009(9):35-37.
-
4业界声音[J].今日印刷,2016,0(10):7-7.
-
5王振源,段永嘉,王琼,许惠龙.高科技企业员工离职传染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29(12):144-150. 被引量:2
-
6王振源,孙珊珊,戴瑞林.同事离职对留任员工离职意图的影响机制研究--一个被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J].管理评论,2014,26(4):82-92. 被引量:27
-
7温良.企业裁员程序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19(9):23-25. 被引量:3
-
8马举魁.并购企业人力资源整合的风险及内容构建[J].理论探讨,2009(6):90-94. 被引量:5
-
9刘菲.裁员浪潮下如何避免“幸存者综合症”[J].现代经济信息,2009(12X):117-117.
-
10陈娟娟.金融危机下的企业裁员管理[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2):3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