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118-119,共2页
Journal of Shangrao Normal University
同被引文献101
-
1李力民,翁贞林.期刊“级别”问题与对策[J].编辑之友,2002(S1):44-45. 被引量:11
-
2史庆华.学报与CIS策划[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144-145. 被引量:1
-
3孙姝凯,王颖,张文华.网络环境下高校学报的走向与对策[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62-64. 被引量:4
-
4宗树兴.计算机化给学术期刊带来的办刊影响[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7(1):66-67. 被引量:1
-
5叶继元.引文数据库精选来源期刊对学术评价作用的分析[J].云梦学刊,2004,25(4):17-19. 被引量:12
-
6魏梅芳.关于学术期刊编辑流程的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6(3):57-59. 被引量:3
-
7吴涌汶.论学术期刊的弱市场性及其运作保障机制[J].探索,2002(1):142-144. 被引量:14
-
8陈立风.对影响高校学报发展的外部因素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02(5):110-112. 被引量:1
-
9关凤峻.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贡献的定量分析[J].资源科学,2004,26(4):24-27. 被引量:24
-
10刘建明,李永春.论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J].理论探讨,2002(4):93-94.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14
-
1曾德良.中文期刊问题剖析[J].图书馆,2005(4):55-57. 被引量:4
-
2姜黎梅,毛瑞兴.略论学报质量[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3):78-79. 被引量:1
-
3张伟.2006年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研究综述[J].阴山学刊,2007,20(3):115-124.
-
4姜春林,王博,王友强.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优势学科定量分析及学科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30(2):54-57. 被引量:4
-
5汪继南.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学术影响力测度[J].情报资料工作,2008,29(4):89-93. 被引量:2
-
6岳一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方法研究[J].当代经济,2009,26(5):148-149.
-
7马争艳.一种矿业关联效应评价的灰色关联度法[J].当代经济,2009,26(7):144-146.
-
8邱均平,王菲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1):110-114. 被引量:19
-
9李妮,王建伟,董淑霞,孙志伟.理工类高校人文社科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理论导刊,2010(4):96-98. 被引量:2
-
10杨彬.社会事实发展和社会科学研究理性的探讨[J].时代教育,2011(1):104-104.
-
1王健.高师学报选题策划刍议[J].滨州学院学报,1999,20(3):95-96.
-
2马东震.高师学报编校二题[J].黔南民族师专学报,1992(2):64-68.
-
3金得存.谈谈高师学报中的几个关系问题[J].高校教育管理,1997(2):86-88.
-
4高仁人.高师学报要服务于“素质教育”这项伟大工程[J].德州师专学报,1998,14(2):62-64.
-
5本刊编辑部.全国高师学报分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4(4):90-90.
-
6刘警会.谈高师学报与教学的关系[J].怀化师专学报,1996,15(1):111-112. 被引量:1
-
7金涛.对我校学报的祝贺与期望[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21(1).
-
8谢平.中国自然科学高师学报分会一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在大同召开[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6):67-67.
-
9谢小红.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独特性[J].北京档案,2010(8):39-40. 被引量:2
-
10钟焰.鼓励个人订阅 拓宽信息渠道[J].医院图书馆杂志,1997,6(2):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