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0-21,共2页
Education Review
二级参考文献11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 Ralph W. Tyler.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M].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9.
3 Daniel Tanner & Laurel N. Tanner.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Theory into Practice [M].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Inc. &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1980.
4 李建平.课程资源如何开发呢?[N].中国教育报.2001-10-21.
5 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筛选机制和开发利用途径[J] .上海教育,2001(12):18-19. 被引量:35
6 薛晓阳.知识社会的知识观——关于教育如何应对知识的讨论[J] .教育研究,2001,22(10):25-30. 被引量:58
7 徐继存,段兆兵,陈琼.论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J] .学科教育,2002(2):1-5. 被引量:512
8 范兆雄.课程资源系统分析[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9(3):101-105. 被引量:109
9 钟启泉,杨明全,花惠萍,宋时春.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案研究——以江西省临川二中为例[J] .全球教育展望,2002,31(8):12-17. 被引量:17
10 杨蕾,钟志贤.RBL:为研究性学习打开一扇门(下)[J] .教师博览(上旬刊),2002(3):24-26. 被引量:9
共引文献179
1 陈杰,贾辉,叶太兵.大学物理教学中军事资源的开发与融入——以力学部分为例[J] .物理与工程,2022,32(2):88-92. 被引量:2
2 胡铃冬,乐天,赵广宇,李德成,阳冰.生物学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四川动物,2006,25(3):651-652. 被引量:1
3 杨存友.汉英过渡语的完善:成例模式观[J]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3(5):68-71.
4 郭莉霞,段兆兵.课程资源及其开发与利用——一种心理学的视角[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2):70-72. 被引量:2
5 狄智奋.地域素材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6(5):105-107. 被引量:17
6 吴忠豪.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课程.教材.教法,2004,24(11):60-63. 被引量:17
7 王晶莹,郑鹉.新课程理念下“重力”的教学探讨[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34(3):19-20. 被引量:1
8 段兆兵,赵登明.论西部中小学英语课程资源及其开发[J] .当代教育科学,2005(5):20-23. 被引量:4
9 王朝一,殷刚魁.英语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探讨[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2):108-111. 被引量:8
10 杨传凯.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53-56.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31
1 金维才.大学不宜推行学研产一体化[J] .现代大学教育,2004,20(4):28-30. 被引量:3
2 陈学飞.美国高等教育管理思想探究(下)[J] .高等教育研究,1996,17(1):94-100. 被引量:10
3 胡建华.高等教育价值观视野下的高等教育质量[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5-9. 被引量:79
4 孙大廷.大学内部管理官僚化探析[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17-19. 被引量:11
5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 芮明杰.管理学——现代的观点[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 胡瑞文,陈国良.大力发展教育产业促进中国教育超常规发展[A].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37.
8 M·舍勒.价值的颠覆[M].上海:三联书店,1997:141.
9 金生髺.德性与教化[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10.
10 [4]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引证文献7
1 孙磊,董学梅.高校毕业生个人价值实现与就业的关系探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24(3):44-48.
2 王俊霞,李文旗."教育产业"和"产业教育"辨析[J] .成人教育,2005,25(2):37-38.
3 曾山金.校风——大学之魂[J] .高等教育研究,2005,26(11):10-15. 被引量:20
4 宋家臣,曹娜娜,解方文.大学生个人价值实现与就业关系探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12(1):101-104.
5 郑娟娟,李阳,王贞.大学行政化管理浅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10,0(6X):64-64. 被引量:2
6 李成海,熊治梅.“十五”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产业化[J] .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8(5):91-94.
7 李成海,熊治梅.高等教育产业化中学校、学生与政府的责权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8):23-25.
二级引证文献22
1 张万喜,王娟.以人为本,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实效[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6,8(4):66-68.
2 米盛.浅谈辅导员工作与校风建设[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B12):135-137.
3 高宏.学术自由、国家干预之冲突与博弈[J] .高等农业教育,2007(3):20-23. 被引量:2
4 叶瑞红.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思考[J]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19(3):78-79. 被引量:14
5 刘海峰.研究型大学的历史与文化底蕴[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1):41-45. 被引量:11
6 张万喜.浅析消除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障碍的对策[J] .商品储运与养护,2008,30(5):141-143.
7 熊昌河.透析“迟到两分钟也是教学事故”[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7):149-149.
8 申明.大学文化特色研究述评[J] .云梦学刊,2009,30(2):61-65. 被引量:3
9 高忠.新建本科院校如何培育大学校园精神[J] .学习月刊,2010(20):76-78.
10 史万兵.我国高校法人地位及其内部治理结构研究[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8):44-48. 被引量:1
1 姜学海,刘麦荣.知识经济社会:素质教育与教育素质[J] .高等农业教育,2000(12):34-37. 被引量:1
2 潘洪建.教育:超越知识经济[J] .现代教育论丛,2000(5):1-4. 被引量:2
3 陈欣.论全球化视野下教育对文化的选择[J] .教育科学论坛,2003(2):1-3.
4 周吟华,陈泼机.怎样理解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J] .教育与职业,1998(11):36-38.
5 张楚廷.再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03(3):9-11. 被引量:11
6 汪松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J] .教育探索,2005(11):3-6.
7 于大利.值得回忆的......[J] .北京教育(普教版),1999(6):15-16.
8 李明,吴吉喜.经济与教育的共识[J] .中外教育(D卷),2002(1):13-15.
9 周龙军.试论教育是新的经济增长点[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4):31-33.
10 翟广顺.对教育的产业属性的重新审视[J] .教育评论,1999(5):14-1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