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师教育的转型与政策导向
被引量:42
Our Country's Teacher Education:Transmition and Policy Direction
出处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26,共8页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二级参考文献15
1 曾荣光.教学专业与教师专业化:一个社会学的解释[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刊,1984,12(1).
2 今津孝次郎.变动社会的教师教育[M].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6.
3 Carlgren, I., Handal, G. and Vaage, S. (Eds.) Teachers' Minds and Actions : Research on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M], London: The Falmer Press,1994.
4 Watson, K., Modgil, C. and Mocdgil, S. (Eds.) Teachers, Teac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M]. London: Cassell,1997.
5 Parker, S. Reflective Teaching in the Postmondern World[M]. Buckingham: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7.
6 Valli, L. Listening to Other Voices: A Description of Teacher Refl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J],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7, 72(1), 67-88.
7 Dewey, J. The Rel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Education[A], Achambault, R. (Eds.), John Dewey on Education:Selected Reading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4.
8 Calderheed,J. & Gates, P. Conceptualizing Reflection in Teacher Development [M],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1993.
9 Houston, W.R., Haberman, M. & Sikula, J.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Z].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10 Dewey, J.How We Think[M].Chicago:Henry Regnery,1933.
共引文献453
1 张连会.“行动中反思”视域下新手教师的专业认同探析[J] .教育探索,2021(12):65-68.
2 刘良华,谢雅婷.校本教研在中国的演进[J] .全球教育展望,2021,50(11):3-14. 被引量:20
3 杨跃,匡曼玉.论教师教育者的核心专业素养及其培育[J] .现代教育管理,2020(1):85-91. 被引量:30
4 李佳鸿,左伟良,张淑敏.智慧型电子教师的素质及培养[J] .科幻画报,2019(10):246-246.
5 郑蕊.人工智能时代好教师形象重构及教育实践意蕴[J] .教育伦理研究,2021(1):156-170.
6 潘恬.职教师资专业学生教学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以电子信息工程(职教师资)专业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电子版),2019(12):125-126.
7 王军.智识作为专业教育的产品——弗莱克斯纳专业智识教育理论探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20,0(2):54-61. 被引量:5
8 李莉萍.新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分析及其干预策略[J] .兰州学刊,2007(S1):150-152. 被引量:2
9 李慧玲 ,莫成利 .谈成人教育教师专业化的知识结构[J]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0(5):24-26. 被引量:2
10 徐雅萍.教师的个人理论解读——基于默会知识的理解[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20):73-77.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252
1 顾明远.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J] .教师教育研究,2006,18(6):3-6. 被引量:298
2 郑金洲,刘耀明.在研究中成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研究与专业发展[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4):49-53. 被引量:3
3 李栋.对高等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术科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04,25(2):64-67. 被引量:2
4 王明平.创新教育对教师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辽宁教育,2001(11):28-30. 被引量:7
5 王健,蒋圣林.关于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几个问题的研究[J]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3(3):28-31. 被引量:4
6 周卫,黄美琼,兰润生.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系统性探索[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7(1):54-56. 被引量:9
7 廖哲勋.论中小学课程结构的改革[J] .教育研究,1999,20(7):59-65. 被引量:34
8 鱼霞,毛亚庆.论有效的教师培训[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1):14-19. 被引量:125
9 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关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战略及改革举措的建议——全国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纪要[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3):1-5. 被引量:9
10 张忠华.关于建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1999(2):21-2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42
1 林峰.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J] .科技资讯,2008,6(17).
2 宋建修.高师院校改革与发展浅析[J] .文教资料,2008(24):155-157.
3 徐国良.构建无机化学创新教育的思考[J] .保山师专学报,2003,22(2):23-26. 被引量:6
4 雷丹.现代教师教育理念与高师发展走向[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25-129. 被引量:8
5 王宪平,唐玉光.教师资格制度与教师教育制度关系研究[J] .教师教育研究,2004,16(5):22-26. 被引量:24
6 吴坚,钟玉洲.论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6(3):96-98.
7 陈新文.试析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基础[J] .教育探索,2005(7):120-122.
8 董雅宏.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J] .教育探索,2006(4):121-122. 被引量:21
9 沈有禄.试论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变革的路径与政策[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1):115-118. 被引量:12
10 赵卫菊.论教师专业化观照下教师教育的理念转变[J] .当代教育科学,2008(3):39-42.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216
1 王书新.“四有”好老师标准下体育师范专业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体育视野,2021(15):93-94.
2 韦恩远.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困境与策略——基于集体行动理论的视角[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43(1):59-64. 被引量:6
3 王学清,郭丽.PCK视域下体育教育专业职前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索[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16):146-148.
4 兰靖.独立学院新教师入职培训的改革初探[J] .当代经济,2007,24(18):134-136. 被引量:1
5 张亚君.对教师继续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认识[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111-114. 被引量:1
6 杜慧玲.构建农林院校普通化学创新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5):7-8. 被引量:1
7 马建富.职技高师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创新[J] .职业技术教育,2009,30(7):50-54. 被引量:2
8 朱思峰,李春丽,王朝君,田华伟,罗梦卓,杨建辉.在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下,师范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探索[J] .中国校外教育,2008(7). 被引量:4
9 刘国军.新课程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改革[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21(1):25-30. 被引量:3
10 王秀梅,王守恒.关于2007年以来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0(3):10-13.
1 张浩.以生为本视域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0(27):42-43. 被引量:3
2 祝世君.后进学校的思考[J] .现代中小学教育,1994,10(5):8-10.
3 金海浪.探究式教学在中学数学课应用研究[J] .科技致富向导,2010,0(9X):249-249.
4 金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J] .吉林教育,2008(19):23-23. 被引量:3
5 陈石清,丁凌蓉.21世纪高校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培养[J]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1998,19(5):38-40.
6 郑加乾.实施教育现代化培养跨世纪人才[J] .教育现代化,1998(2):20-21.
7 李世邦.试论高师的改革[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17(4):88-92.
8 郭正祥.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方式与教学[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3,19(2):70-70. 被引量:3
9 钟丽琦.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艺术浅论[J] .考试周刊,2015,0(4):123-124.
10 马斌.浅析高校体育的德育教育特点[J]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2012(8):224-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