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探讨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联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价值,将88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联合疗法,另一组为对照组,一般护肝治疗,结果两组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5%和对照组(40%对6.3%,P<0.01和80%对12.50%,P<0.01),提示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可有效地提高HBV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
作者
刘祥忠
孙迪
邱守义
机构地区
佳木斯大学
佳木斯红十字中心血站
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出处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第5期67-67,共1页
Heilongjiang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治疗
疗效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
拉米规定
乙型肝炎
分类号
R512.62 [医药卫生—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朱迎春,熊宇辉,李明宏,等.乙型肝炎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肝脏,2002,5(2):74-75.
2
[2]Villeneuve jp, Condreay LD, Willems B et al. Lamivudine treatment for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resulting from chronic hepatitis B[J]. He patology, 2000;31:207~210
3
王福生,雷周云,张玲霞.
抗HBV感染新药──拉米夫定的临床应用及进展[J]
.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16(3):132-134.
被引量:22
4
[4]Bonic, BertolettiA, PennaA, et al. Lamivudine treatment can restore T cell responsivenes in chronic hipatitis B[J]. J clinInvest 1998;102:968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张定凤.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J]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1):1-2.
被引量:49
2
姚光弼,王宝恩,崔振宇,姚集鲁,曾明德.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长期疗效[J]
.中华肝脏病杂志,1999,7(2):80-83.
被引量:347
共引文献
21
1
王少扬,马卫闽,张宝华,兰凤华,刘华.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外周血单核细胞产生Th_1/Th_2类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S1):17-19.
被引量:1
2
陈江,胡如华,成霞,夏九成.
拉米夫定联合胸腺肽α-1治疗乙型重型肝炎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2008,3(17):5-6.
3
邝卫红.
鳖甲煎汤抗肝纤维化的血清学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6):420-423.
被引量:3
4
文启明.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不同时段临床观察[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6,23(4):484-485.
被引量:1
5
白起福.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J]
.当代医学,2006,12(11):68-70.
被引量:5
6
姚民武.
苦参素与贺普丁、迈普新联合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9例临床观察[J]
.临床消化病杂志,2007,19(4):224-225.
被引量:1
7
张惠,张家亮.
贺普丁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评价[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11):34-35.
8
陈科,蔡文辉,吴才贤.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8例[J]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6):517-518.
被引量:1
9
葛秀林,聂继雷.
拉米夫定治疗小儿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
.济宁医学院学报,2001,24(4):35-36.
10
张芝萍,庞永立.
拉米夫定致重型乙型肝炎1例[J]
.临床荟萃,2002,17(4):230-230.
被引量:5
1
张梅喜,崔留欣,张毅,吴巍,赵谦.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加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90例疗效观察[J]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34(2):88-89.
2
刘茂生,李红,王国华.
拉米夫定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09B):2507-2508.
3
张武,王保春,白宇鹏,胡勤明.
干扰素加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0例[J]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1,11(1):39-40.
被引量:3
4
翟德芳,何杰,张锁才,郑剑.
肝炎灵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8例疗效观察[J]
.陕西医学杂志,1999,28(11):675-676.
被引量:2
5
潘彤军.
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对血清HBV标志的影响[J]
.临床医学,2000,20(2):27-28.
6
薛艳晖,邵凤珍(指导).
联合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0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2007,39(8):35-36.
7
孙权,陈小兵,边振,张宏伟.
降脂稳斑汤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12):76-78.
被引量:1
8
周佳彦,庄奕煌.
贺普丁联合抗乙肝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慢性乙肝临床研究[J]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2):13-15.
被引量:1
9
戈晓荣,叶洲延,符秋红.
缬沙坦合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心脏病40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3):58-58.
被引量:3
10
刘洪利,王晓,庞洪全.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应用联合疗法治疗的疗效分析[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3,34(1):25-26.
被引量:4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