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名学”究竟是什么——与孙中原先生商榷
被引量:
4
What Is "Logic" on Earth?--A Discussion With Mr. Sun Zhongyuan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很长时期来 ,“名”被解释为“概念” ,“名学”被等同于传统逻辑的“概念论”。实际上 ,名表达概念或观念 ,但不等于概念。“名”的本义是对事物命名 ,用作名词 ,“名”即事物的名称 ,它的表现形式是语词或字。全部中国古代名学都是围绕如何规范名实关系这一核心问题而展开的。因此 ,名学从其实质来说 ,属于语言符号学范畴 ,具体说是一种语词符号理论。
作者
曾祥云
机构地区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哲学室
出处
《学术界》
2002年第5期133-140,共8页
Academics
关键词
名
概念
名学
语词符号
命名
实质
语言符合学
分类号
B81-092 [哲学宗教—逻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63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1
严立贤.
发展理论与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J]
.中国社会科学,1988(5):75-88.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0
1
张晶.
整合与超越: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理论评述[J]
.经济视角(下),2009,0(11):42-44.
2
许立群.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历史进程[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2(2):30-33.
被引量:6
3
公丕祥.
法制现代化的分析工具[J]
.中国法学,2002(5):26-48.
被引量:29
4
周毅.
人的自然与自然的人——21世纪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J]
.人口与经济,1999(1):29-33.
被引量:3
5
李世友.
依附性——亚洲经济发展的重大阻障[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6(3):78-81.
6
王玉柱,刘振坤.
依附发展、分工“规锁”与产业链主导权塑造——新发展格局下实现国际分工关系重构的机制[J]
.国际展望,2021,13(6):105-123.
被引量:10
7
盛毅.
中国式产业现代化的理论探索与战略选择[J]
.经济体制改革,2023(2):5-13.
被引量:8
8
肖磊,唐晓勇,胡俊超.
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发展规律、实践路径与世界意义[J]
.当代经济研究,2023(7):37-52.
被引量:3
9
苏彩霞.
中国刑法国际化论纲[J]
.中外法学,2003,15(2):154-174.
被引量:2
10
高家伟,吴小龙.
论公共行政的现代化[J]
.行政法学研究,2003(2):9-14.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63
1
易闻晓.
意境创造的诗法功用[J]
.齐鲁学刊,2006(6):82-86.
被引量:1
2
黄灵庚.《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786页.
3
严可均辑.《全晋文》,何宛屏等审订,商务印书馆,1999年,211.212.217.224.242.248页.
4
赵纪彬.《名辩与逻辑》[J].新中华,1949,.
5
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刘琳,李勇先,王蓉贵点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1770页,1962页,1377页,1796页,2014页,466页,1766页,1377页,1985页,1973—1974页,1974—1983页,1991页,1994页,1996页,1740页,1985页,474页,218页,219-220页,1630页.
6
夏征农.辞海(1999年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7
清·孙诒让.墨子间诂[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
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J].文艺报,1962,(2).
9
《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397页.
10
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引证文献
4
1
曾祥云.
对公孙龙哲学评价的质疑[J]
.学术界,2004(4):130-136.
被引量:2
2
曾祥云.
论公孙龙哲学的理论贡献[J]
.学术界,2009(5):204-210.
被引量:2
3
何关峰.
对先秦逻辑思想范畴“名”再认识[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1-4.
4
易闻晓.
类推思维的文学推衍[J]
.文学评论,2013(4):197-205.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刘长庆.
先秦时期语言符号观[J]
.湖北社会科学,2006(8):111-114.
2
张长明,李后生.
论中国古代名学的理论贡献——从语词符号的角度[J]
.广东社会科学,2011(3):60-65.
被引量:1
3
邹晓文.
近十年《公孙龙子》研究综述[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2):178-178.
4
易竹溪.
新诗承续的旧诗传统[J]
.当代文坛,2014(3):138-141.
5
马言.
汉朝汉女形象的生成与嬗变考述[J]
.新余学院学报,2015,20(3):62-64.
6
马言.
试论白居易灾害诗的史学价值[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4(3):92-95.
7
王雪冰.
汉代体物大赋对《楚辞》语词的接受[J]
.安顺学院学报,2016,18(3):5-6.
8
易闻晓.
“以议论为诗”与理趣之境[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1-98.
9
易闻晓.
猨类称名考[J]
.中国典籍与文化,2016(4):124-135.
被引量:2
10
易闻晓.
大赋铺陈用字考论[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1):88-96.
被引量:18
1
曾祥云.
中国古代名学论略——从语词符号的角度探究[J]
.学习论坛,2008,24(6):65-68.
2
傅杰.
禁忌语的语用功能[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46-47.
被引量:1
3
朱堂锦.
语言“逻辑背后的东西”是什么[J]
.文艺理论研究,1999(3):67-73.
4
张长明,曾祥云.
《公孙龙子·名实论》的现代解读[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5(2):101-104.
被引量:4
5
郑鲁晶.
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逻辑错误[J]
.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142-144.
被引量:2
6
张礼忠.
日语基本句型介绍(八)[J]
.东北亚外语研究,1994(8):2-6.
7
俞思义.
从“模因论”的角度看现代汉语新词的不断涌现[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3(1):108-119.
被引量:2
8
程邦雄.
释“■(鹱)”[J]
.语言研究,2002(1):51-53.
9
杜月蕾.
隐喻与英语复合新词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0,0(Z1):15-18.
10
蒋国辉.
Adj.N号词组在句子中的信息功能[J]
.中国俄语教学,1989(6):29-33.
学术界
2002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