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之下的社会分工——解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
被引量:5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3-25,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参考文献4
-
1涂尔干 渠敬东译.《社会分工论》[M].三联书店,2000..
-
2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三联书店,1998..
-
3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
4阿隆,1998,《社会学主要思潮》,上海译文出版社.
共引文献122
-
1王小章,冯婷.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对H市的一项问卷调查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4(4):99-105. 被引量:83
-
2杜本峰.基于风险社会的社会政策思考[J].中州学刊,2004(4):186-188. 被引量:3
-
3肖瑛.社会学的"帝国主义"情结[J].社会,2004,24(8):32-36. 被引量:8
-
4陈鸿.假证件:一种资源获取的非合法化形式[J].社会,2004,24(9):34-37. 被引量:2
-
5谭同学.国家、社会与官僚机器三维视野中的乡镇机构——以水利站与司法所为例的政治社会学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4(5):189-194. 被引量:6
-
6张志伟.全球化、后现代与哲学的文化多元性——简论中国哲学面临的困境与机遇[J].现代哲学,2004(4):58-64. 被引量:3
-
7王君柏.强迫症与不确定性认知[J].江淮论坛,2002(5):57-60.
-
8王小章.现代性自我如何可能:齐美尔与韦伯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4(5):28-36. 被引量:18
-
9文军.论社会学理论范式的危机及其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4(6):51-55. 被引量:8
-
10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2002(11):22-26. 被引量:182
同被引文献51
-
1渠敬东.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社会学研究,1999(1):31-51. 被引量:105
-
2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6-69. 被引量:437
-
3林伯原.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J].体育文化导刊,1996(3):14-18. 被引量:29
-
4曲庆云.自杀:从个人行为到社会事实——读E·迪尔凯姆的《自杀论》[J].社会学研究,1994(2):73-75. 被引量:9
-
5俞炯耀.让观众心动相拥[J].中华武术,1997(12):5-7. 被引量:3
-
6戴国斌.武术在全球化中的文化选择[J].体育文化导刊,2004(9):29-32. 被引量:24
-
7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1):78-91. 被引量:281
-
8李树茁,姜全保,伊莎贝尔.阿塔尼,费尔德曼.中国的男孩偏好和婚姻挤压——初婚与再婚市场的综合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6(4):1-8. 被引量:97
-
9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35.
-
10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引证文献5
-
1李一尘.从失范到狂欢:涂尔干的社会整合逻辑[J].社会学,2011(3):49-55.
-
2毛金德.研究生教育场域的“游离部落”——场域视角下地方高校文科硕士生“在场”状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5(8):41-46. 被引量:2
-
3毛金德,马凤岐.研究生教育场域:概念与框架[J].高教探索,2015(10):29-33. 被引量:11
-
4李文鸿,吕思泓.西方体育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的现代危机与传统再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0,36(1):42-47. 被引量:4
-
5李旺,侯梦舜,穆光宗.论中国青年人口结构性变迁[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4,18(3):96-106.
二级引证文献17
-
1关鹏,高俊.中小学武术教学之武德培育研究[J].运动精品,2021,40(4):21-22. 被引量:1
-
2毛金德,刘国芬,马凤岐.论导师的指导限度[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2):59-63. 被引量:13
-
3吴越,李惠娜.多元化巨型大学的权力结构关系新阐释--基于教育场域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6,32(2):6-13. 被引量:6
-
4李冲,朱晨阳,李丽.不合格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缘何可以通过?——基于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的D大学案例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7):63-63. 被引量:4
-
5刘旭,孙晋海.新时代中国武术文化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20(11):64-71. 被引量:7
-
6王天翔,王毅.民间武术传承的特征、问题与策略:一项田野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21,37(2):10-15. 被引量:3
-
7程华东,曹媛媛.场域视角下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落实机制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1(4):10-16. 被引量:16
-
8欧阳修俊,梁宇健,吕春辉.场域理论视域下“导师—研究生”关系的特征、问题与化解[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8(4):31-36. 被引量:2
-
9谢日安,戴吾蛟.场域理论视域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以中南大学“五场协同”创新实践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1):16-23. 被引量:21
-
10毛金德,蒋竺均,朱国利,杜虹.从“问责”到“支持”:学位论文质量保障范式转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1):47-55. 被引量:9
-
1谢绚丽.论分工与社会和谐——读涂尔干的《社会分工论》[J].社科纵横,2006,21(4):32-33. 被引量:3
-
2谭有模.试析迪尔凯姆的社会分层理论[J].柳州师专学报,2008,23(1):108-111. 被引量:1
-
3李敏.涂尔干《社会分工论》对于我们研究劳资纠纷的启示和反思[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3):228-228.
-
4王林平.涂尔干社会学思想百年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8(9):114-118. 被引量:4
-
5舒建军.物权法与社会有机团结——读涂尔干《社会分工论》[J].读书,2008(11):160-167. 被引量:4
-
6龚建华.从社会“失范”看当下的社会管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2(1):65-67. 被引量:1
-
7章志敏.社会事实:社会学方法论的基础——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J].心事,2014(8):166-166. 被引量:1
-
8魏霞.迪尔凯姆的绝望与救赎[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3(3):106-109.
-
9刘洋.和谐社会的团结与竞争——《社会分工论》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作用[J].经营与管理,2010(6):52-54.
-
10李荣荣.从有机团结思考社会现实——读《社会分工论》[J].西北民族研究,2008(4):50-54.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