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夏玉米收获期和小麦播种期组配在全年粮食生产中的效应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小麦、玉米两茬平播是京郊最重要的种植方式,它有利于提高光能和土地的利用率,上茬小麦由于多占地一般增产10%左右,下茬玉米每亩增产75公斤左右.但是,京郊平原地区全年0℃以上积温一般在4500℃左右,不能满足两茬作物充分成熟的要求.按过去的习惯,'秋分种麦正当时',夏玉米应该在9月下旬收获,籽粒尚在灌浆,早收千粒重损失太大.
作者
尉德铭
陈国平
机构地区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出处
《北京农业科学》
1992年第2期6-9,共4页
Beij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玉米
收获期
小麦
播种期
组配
分类号
S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54
同被引文献
75
1
李长生,李茂松,马秀枝,杨正礼.
黄淮海地区农田污染对粮食生产的制约及防治对策[J]
.自然灾害学报,2006,15(S1):286-291.
被引量:12
2
金继运,何萍,刘海龙,李文娟,黄绍文,王秀芳,王立春,谢佳贵,张国刚.
氮肥用量对高淀粉玉米和普通玉米吸氮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6):568-573.
被引量:57
3
严定春,朱艳,曹卫星.
水稻栽培适宜品种选择的知识模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27(4):20-25.
被引量:28
4
侯满平,郝晋珉,丁忠义,孟鹏.
黄淮海平原资源低耗生态农业模式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13(1):189-191.
被引量:11
5
吴建宇,徐翠莲,任和平,苏祯禄,台国琴.
玉米不同收获期的子粒品质研究[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28(1):92-94.
被引量:40
6
李三爱,居辉,池宝亮.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进展[J]
.中国农业气象,2005,26(2):106-111.
被引量:81
7
梅楠,单玉珊,侯庆福.
冬小麦晚播高产试验及其技术体系的理论探讨——兼论小麦高产途径[J]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0,16(3):263-271.
被引量:10
8
宋秉彝.
北京市小麦高产的基本经验[J]
.北京农业科学,1990(1):1-6.
被引量:1
9
郝慧梅,任志远.
北方农牧交错带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固阳县为例[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24(3):134-137.
被引量:14
10
李传强,鲁海华.
浚单22玉米杂交种亲本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J]
.中国种业,2006(9):61-6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5
1
杨国航,张春原,孙世贤,刘春阁,王卫红,赵久然.
夏玉米子粒收获期判定方法研究[J]
.作物杂志,2006(5):11-13.
被引量:27
2
付雪丽,张惠,贾继增,杜立丰,付金东,赵明.
冬小麦-夏玉米“双晚”种植模式的产量形成及资源效率研究[J]
.作物学报,2009,35(9):1708-1714.
被引量:77
3
张学林,王群,赵亚丽,杨青华,李潮海.
施氮水平和收获时期对夏玉米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10):2565-2572.
被引量:43
4
郑殿峰,王广军,宫占元,刘彦坤,张国军,于秀玲.
不同播期冬小麦抗寒力的鉴定[J]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0,12(2):13-16.
被引量:9
5
宋聪敏,李积铭,李和平,李爱国,岳海旺.
玉米杂交种奔诚8号高产制种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16):4978-4979.
二级引证文献
154
1
申甜雨,王媛,董二伟,王劲松,刘秋霞,焦晓燕.
氮和延迟收获对谷子产量及小米品质的影响[J]
.作物杂志,2023(6):233-242.
被引量:2
2
王德高,姜雪,郭强,钟召迪,徐扬香.
山东诸城“七改”改出粮食种植高质量[J]
.基层农技推广,2023(8):83-88.
被引量:1
3
李淦,胡铁柱,李笑慧,雷东趁.
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抗寒能力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06,35(10):23-25.
被引量:8
4
周进宝,杨国航,孙世贤,赵久然.
黄淮海夏播玉米区玉米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J]
.作物杂志,2008(2):4-7.
被引量:74
5
于晶,张林,苍晶,郝再彬,王多佳.
冬小麦抗寒性的研究进展[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39(11):123-127.
被引量:29
6
唐保军,丁勇,李会勇,王利锋,李丽华.
河南省玉米生产与品种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河南农业科学,2009,38(9):57-59.
被引量:17
7
王成业,武建华,贺建峰.
豫南豫北玉米生长发育的气候条件比较及豫南玉米发展对策[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8):353-358.
被引量:10
8
谢光辉,韩东倩,王晓玉,吕润海.
中国禾谷类大田作物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1):1-8.
被引量:149
9
于凯,张曰秋,韩守良,慕美财,单玉珊.
烟台市二熟制粮食生产技术体系的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1,19(4):848-853.
被引量:2
10
刘京宝,房志勇,赵霞,黄璐,夏来坤,冯保荣,刘麦囤.
河南省夏玉米最佳收获期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6):46-48.
被引量:39
1
郭淑霞,王利平,朱颖艺,兰素萍.
保证玉米丰收 注意适时收获[J]
.河南科技(乡村版),2003(08X):13-13.
2
王艳国.
机收马铃薯应注意的事项[J]
.农业机械,2002(10):57-57.
3
朱廉,冯元琳,蔡敦江.
紫花苜蓿持续高产优质适宜割期的试验[J]
.现代化农业,1991(12):13-14.
4
刘海安.
高粱种子质量与收获期的关系[J]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94(4):33-35.
5
孙维山.
主要农作物最佳收获期[J]
.农民致富之友,2004(9):7-7.
被引量:1
6
姜阳.
秋季中药材的最佳收获期[J]
.南阳农业科技,2002(5):23-23.
7
张文革,李艳辉,薛爱宏,徐志英.
作物的最佳收获期[J]
.农村科学实验,2002(10):8-8.
8
罗艳玲.
几种作物的最佳收获期[J]
.吉林畜牧兽医,1999(9):36-36.
9
李青吉.
影响玉米产量的因素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8(24):222-222.
被引量:1
10
程云波,魏国君.
农作物的最佳收获期[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1998(9):5-5.
北京农业科学
199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