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活政治中的集体认同建构——大众传媒与新社会运动关系分析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大众传媒与新社会运动的关系,涉及当前媒介政治中的众多问题。本文从"生活政治"的概念出发指出,在晚期现代性的背景下,大众传媒与新社会运动有着内在的实质性勾连,并着重分析了大众传媒对于新社会运动的核心目标之一集体认同感建构的重要作用。
作者
孙玮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出处
《复旦政治学评论》
CSSCI
2008年第1期215-236,共22页
Fud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基金
教育部项目"中国的大众传媒与新社会运动"研究成果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新社会运动
政治解放
集体认同
媒介事件
群体传播
现代性
去中心化
媒介人
消息来源
分类号
G206 [文化科学—传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7
参考文献
4
1
赵飞,章敬平.
高耀洁:与艾滋病孤独作战[J]
.中国新闻周刊,2000,0(18):20-20.
被引量:1
2
周穗明.
新社会运动: 世纪末的文化抗衡[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7(4):17-23.
被引量:6
3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认同的力量[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赵旭东,方文.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三联书店,1998.
共引文献
37
1
余逸群.
全球化背景下新社会运动中的志愿行动[J]
.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8,26(4):8-11.
2
陈雪飞.
离婚案件审理中法官话语的性别偏向[J]
.北大法律评论,2007,8(2):386-411.
被引量:6
3
项翔.
多元学科视野中的印刷媒介史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1(6):98-103.
被引量:1
4
张晓溪.
认同唤醒视角下的单位认同研究[J]
.学习与探索,2015(6):36-42.
被引量:5
5
陈毅.
国家自我反思平衡: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所在——基于中国国家建设的考察[J]
.学习与探索,2015(6):58-63.
被引量:3
6
甘晖.
基于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学治理体系构建[J]
.高等教育研究,2015,36(7):36-41.
被引量:61
7
贺幸辉.
网络媒介中奥运会开幕式与文化认同——以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为分析个案[J]
.体育与科学,2015,36(5):96-102.
被引量:3
8
陈刚华.
制度化、全球化及非抗争化——社会运动未来之路[J]
.湖北社会科学,2009(12):33-36.
9
曹宪忠.
现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状况辨析[J]
.东岳论丛,2002,23(1):131-135.
10
张宗峰.
西方新社会运动研究综述[J]
.理论月刊,2014(8):166-175.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0
1
赵鼎新.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
.社会学研究,2005(1):168-209.
被引量:194
2
张永红,刘德一.
试论族群认同和国族认同[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2):5-9.
被引量:54
3
何艳玲.
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J]
.公共管理学报,2005,2(3):36-41.
被引量:54
4
李素华.
政治认同的辨析[J]
.当代亚太,2005(12):15-22.
被引量:77
5
钱雪梅.
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民族研究,2006(6):16-25.
被引量:144
6
孔德永.
政治认同的逻辑[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24-128.
被引量:126
7
孙玮.
“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J]
.新闻大学,2007(3):140-148.
被引量:296
8
Frank R.Baumgartner and Bryan D.Jones,Agendas and Instability in American Politic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33- 51.
9
托德·吉特林,张锐译.全世界都在看: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3.
10
王绍光.
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
.开放时代,2008(2):42-56.
被引量:81
引证文献
4
1
韦意.
少数民族媒介使用与国家认同研究综述[J]
.新闻研究导刊,2020,11(1):30-32.
2
张宁,邓理峰.
“外压型”议题进入公共政策视野的传播变量分析——以广州市两个案例为分析样本[J]
.新闻界,2013(7):14-18.
被引量:1
3
桑玉成,梁海森.
政治认同是如何形成的?[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9(4):134-143.
被引量:52
4
董辉.
认同与抗争:社会冲突性事件的媒介建构——以媒介关于“唐慧案”的报道为例[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2):33-41.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7
1
陈灼.
灾难舆情趋向分析——以“尤特”水灾民众微博为例[J]
.东南传播,2013(12):80-85.
被引量:1
2
刘蓓,梁建平,朱习平,陆秋天.
鼻腔、鼻窦少见肿瘤15例报告[J]
.广西医学,2000,22(1):182-184.
被引量:1
3
李辛,周幼平.
中国比较政治学研究的新进展(2017)[J]
.比较政治学研究,2018,0(2):165-185.
4
刘伟,颜梦瑶.
国企改革后下岗工人政治认同的生成机制[J]
.学海,2018(3):102-108.
被引量:4
5
袁同成,潘海飞.
场景变迁与政治社会化——异地班维族学生国家认同建构成效及机理的回溯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18,0(10):14-23.
被引量:12
6
徐偲骕,姚建华.
脸书是一个国家吗?——“Facebookistan”与社交媒体的国家化想象[J]
.新闻记者,2018,0(11):15-25.
被引量:28
7
彭华,盛义龙.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增进政治认同路径探析[J]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29(5):22-26.
被引量:1
8
谢新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政治意涵——基于“命运”概念和共生共在政治伦理的界定[J]
.学术界,2019(3):55-65.
被引量:5
9
佟亚洲.
海外青年政治认同现实障碍及其路径探索[J]
.当代青年研究,2019,0(5):18-24.
10
李浩.
仪式礼仪:新时代推动政治认同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载体[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0,6(1):94-100.
被引量:3
1
孙玮.
“我们是谁”:大众媒介对于新社会运动的集体认同感建构——厦门PX项目事件大众媒介报道的个案研究[J]
.新闻大学,2007(3):140-148.
被引量:296
2
连水兴.
作为“新社会运动”的环保传播及其意义——一种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82-87.
被引量:12
3
苑文刚.
新媒体时代下的公共领域重建[J]
.当代电视,2015(5):66-67.
被引量:2
4
刘钊,何威.
从大众媒介校验新社会运动集体目标的构建——基于系列“PX事件”中的大众媒介报道的研究[J]
.编辑之友,2014(3):76-80.
被引量:4
5
李洪珠.
从《论犹太人问题》看马克思对政治解放的批判[J]
.大观周刊,2011(23):46-47.
6
周俊,毛湛文.
网络社区中用户的身份认同建构——以豆瓣网为例[J]
.当代传播,2012(1):74-76.
被引量:23
7
李子薇.
论大众传媒如何参与“生活政治”的建构[J]
.东南传播,2008(8):36-37.
8
周翔,李镓.
西方另类媒体概念再辨析:基于历史演进与实践的视角[J]
.新闻与传播评论辑刊,2014(1):1-10.
被引量:1
9
郭剑鸣.
民生:一个生活政治的话题——从政治学视角看民生[J]
.理论参考,2008(1):28-31.
被引量:6
10
岳阳春.
合谋:大众传媒与生活政治——兼评吉登斯与鲍德里亚对大众传媒的观点[J]
.才智,2016,0(16):198-199.
被引量:1
复旦政治学评论
2008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