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简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随着地球科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城市环境科学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然活动和人为活动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与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城市环境地球科学是以地球科学基本原理为主,以研究城市环境问题为目的的学科,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的土壤环境、水环境、生物圈、空气等环境要素中化学成分的组成与变化规律,重点解决地球化学环境质量与人类生活的相关性问题。
作者
葛斌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
出处
《化工管理》
2014年第32期267-267,共1页
Chemic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地球化学
工业
分类号
X14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4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欧冬妮,刘敏,许世远,程书波,侯立军,王丽丽.
长江口滨岸水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
.环境科学,2009,30(10):3043-3049.
被引量:36
2
孙玮玮,毕春娟,陈振楼,胡蓓蓓,王东启,刘耀龙,沈军.
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初探[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9):88-92.
被引量:11
3
欧冬妮,刘敏,许世远,程书波,侯立军,王丽丽.
多环芳烃在长江口滨岸颗粒物-水相间的分配[J]
.环境科学,2009,30(4):1126-1132.
被引量:9
4
刘丛强,蒋颖魁,陶发祥,郎赟超,李思亮.
西南喀斯特流域碳酸盐岩的硫酸侵蚀与碳循环[J]
.地球化学,2008,37(4):404-414.
被引量:133
二级参考文献
84
1
沈焕庭,李九发,肖成猷.
人类活动对长江河口过程的影响[J]
.气候与环境研究,1997,0(1):49-55.
被引量:8
2
施光春.
长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碳的稳定同位素[J]
.海洋通报,1993,12(1):49-53.
被引量:12
3
刘敏,侯立军,许世远,欧冬妮,蒋海燕,余婕,Gardner WayneS.
长江口潮滩有机质来源的C、N稳定同位素示踪[J]
.地理学报,2004,59(6):918-926.
被引量:46
4
夏学惠.
贵州三岔河硫铁矿矿床中假象黄铁矿的发现及其成因意义[J]
.化工地质,1994,16(1):22-28.
被引量:12
5
洪业汤,张鸿斌,朱詠煊,朴河春,姜洪波,刘德平.
中国大气降水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J]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4,4(6):741-745.
被引量:49
6
洪业汤,顾爱良,王宏卫,洪冰.
黄河硫同位素组成与青藏高原隆起[J]
.第四纪研究,1995,15(4):360-366.
被引量:21
7
董爱正,张林晔,黄第藩,王铁冠,张大江.
饱和烃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测定方法[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6,23(2):98-102.
被引量:14
8
王新娟,谢振华,李世君,崔亚莉,邵景力.
北京市城近郊区地下水的环境同位素研究[J]
.地学前缘,2006,13(1):205-210.
被引量:8
9
吴晓静.
谈运用稳定同位素法查寻地下水污染源[J]
.大众科技,2006,8(3):114-114.
被引量:3
10
刘征涛,姜福欣,王婉华,李霁,李政.
长江河口区域有机污染物的特征分析[J]
.环境科学研究,2006,19(2):1-5.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
182
1
余欣,余瑞林,孙松峰,邓伟平.
基于CiteSpace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J]
.生态学报,2022,42(24):10338-10351.
被引量:8
2
杨卫东,曾联波,李想.
碳汇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23,38(2):151-167.
被引量:11
3
谭秋.
贵州连续性石灰岩小流域石漠化景观格局研究[J]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9,28(3):217-222.
被引量:3
4
邓红梅,陈永亨,常向阳.
多环芳烃在西江高要段水体中的分布与分配[J]
.环境科学,2009,30(11):3276-3282.
被引量:8
5
刘丛强,郎赟超,李思亮,朴何春,涂成龙,刘涛泽,张伟,朱书法.
喀斯特生态系统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物质循环研究:重要性、现状与趋势[J]
.地学前缘,2009,16(6):1-12.
被引量:81
6
张伟,刘丛强,李晓东,刘涛泽,张丽丽.
喀斯特坡地土壤硫同位素变化指示的土壤硫循环[J]
.环境科学,2010,31(2):415-422.
被引量:7
7
张伟,刘丛强,刘涛泽,李晓东,张丽丽.
喀斯特坡地石灰土硫形态分布及其同位素组成特征[J]
.地球化学,2010,39(3):251-257.
被引量:5
8
刘小龙,刘丛强,李思亮,李晓东.
碳与锶同位素在六盘水地下水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学杂志,2010,29(5):978-984.
被引量:7
9
李军,刘丛强,李龙波,李思亮,王宝利,B.CHETELAT.
硫酸侵蚀碳酸盐岩对长江河水DIC循环的影响[J]
.地球化学,2010,39(4):305-313.
被引量:52
10
马占青,徐明仙,余卫阳,温淑瑶.
天然介质材料富集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研究[J]
.人民黄河,2010,32(8):56-58.
被引量:1
1
张宏才,张汉杰,姚斌.
关于地面水中COD_(Mn)与BOD_5相关性问题的商榷[J]
.江苏环境科技,1999,12(1):39-40.
2
赵东风,李伟东,任建国.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在评价理论上的相关性问题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6,13(4):88-91.
被引量:6
3
李伟东,赵东风,赵朝成.
环境与安全风险评价理论上的相关性[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32(2):7-9.
被引量:1
4
孙守谋,燕灏.
我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J]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17(1):19-21.
被引量:2
5
葛晓立,李家熙.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研究方法——以徐州市为例[J]
.中国科技成果,2011(17):52-54.
6
于林松,刘峰,王翔.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系统模糊评价初探[J]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14(6):1-6.
被引量:2
7
张秀芝,马忠社,王三民.
城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研究方法综述[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8):106-108.
被引量:14
8
祝叶华.
全球变暖与干旱有关吗?[J]
.科技导报,2014,32(17):9-9.
9
李伟东,赵东风,赵朝成.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风险评价的相关性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33(8):181-184.
被引量:12
10
尹军,刘韬,宋显东.
污泥好氧消化处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
.中国给水排水,2001,17(8):23-25.
被引量:19
化工管理
2014年 第3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