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之”字用法浅释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之”是古代汉语里最常用、最活跃、用法较复杂的一个虚词。它的本义是动词“到”“往”的意思,在文言文中,它的主要用途是作代词、助词用,偶而也可以作连词、介词用。这里先讲它的主要用途,后讲它的其他用法。下面分别举例作些浅释。
作者
郭复华
出处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82年第2期45-56,共12页
Journal of Fuqing Branch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古代汉语
浅释
时间状语
结构助词
名词性偏正词组
领属关系
动作行为
假设复句
让步复句
现代汉语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
1
朱有明.
《论语》“之”字用法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19(2):92-103.
被引量:5
2
于志荣.
《孟子》中“之” 字的用法及其作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3,0(4):23-31.
被引量:3
3
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
4
王力.汉语史稿[M].中华书局.1981.
5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310.
6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7
张燕婴.论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
廖盖隆.中国人名大词典(历史人物卷)[M]{H}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9
杨树达.古书疑义举例续补[M]{H}北京:中华书局,2005.
10
易孟醇.先秦语法[M]{H}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引证文献
3
1
朱玲.
《百喻经》“之”字用法研究[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9):27-28.
2
倪娅岚.
《论语》“之”字研究[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31(2):78-80.
3
曹丹洁.
历史人物名与字中的“之”字浅说[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2):58-59.
1
尹福建.
汉语名词性偏正词组在壮语中的对应表达[J]
.民族翻译,2011(4):50-55.
2
张维功.
简析公文标题中虚词的应用[J]
.应用写作,2013(10):14-16.
3
李炜.
兰州方言的两种“一个”句[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10(2):17-23.
被引量:2
4
李森玉.
兼类词作宾语[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8(2):39-45.
5
王信泰.
“的”在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功能略考[J]
.怀化学院学报,1988,0(2):79-84.
6
李作南,李仁孝.
论现代汉语结构中的若干问题[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4(2):86-108.
7
刘景宪.
自学满语教材(十一)[J]
.满语研究,1990,0(2):75-94.
8
孟庆伦.
古汉语判断句琐谈[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1985,4(1):87-91.
9
任瑞麟.
《季氏将伐颛臾》语法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1(1):62-66.
10
陈鑫南,王新民.
“偶而”辨正[J]
.语文知识,2003(2):36-36.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1982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