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围绕转型中国的法治问题,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一书中提出了许多开风气之先河的命题和思路。但20世纪90年代国人的日常生活,在苏力的论说中被选择性遗忘。虽有秋菊和山杠爷这样的文学样本,也有贾氏、邱氏这样的真实小人物,但苏力始终没有将焦点投射到这些微观个体。苏力对秋菊这样的法文化符号的塑造和解读,并未真正做到尊重原初生活的本真以及原创者的文学真实。苏力所说的本土资源并非纯粹的中国传统,更大程度上是以西方英美为隐形参照的'东方主义'。但破除法律意识形态的束缚,回归正常的法律制度功能研究,是苏力坚持的学术追求,也是《法治及其本土资源》至为显著的智识贡献。
出处
《法律和社会科学》
CSSCI
2017年第2期256-272,共17页
Law and Soci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