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白帽子"是与网络黑客相互技术制衡的正义群体,主观善意地检测网络安全漏洞并提交第三方平台予以披露,是网络安全的重要民间力量,但当前处在规范化、合法化的灰色边缘地带。"白帽子"遵循严谨、审慎、必要、理性的行业规则,依惯例无偿、友好地实施测试漏洞行为不具有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不是强制性交易或非法经营行为,并未实质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及网络安全运行;本质上应作为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力量,按正当化事由对待。袁某案再次敲响"白帽子"的行业风险,应加快推进依法治理与合规运行。
出处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75-81,共7页
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基金
司法部中青年课题"网络犯罪的立法回应与刑法知识转型"(项目编号:16SFB3020)
最高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所课题"检察机关保障网络安全机制研究"(课题编号:GJ2016D41)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