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法学教育模式的多元化
被引量: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山大学法学院于2002年3月在中山大学举办了“中国法学教育改革研讨会” ,来自国内各著名法学院系的与会者对我国现有法学教育的改革与未来法学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富于开拓性和建设性的探讨 ,现将会议主要发言内容辑要为文 。
作者
夏锦文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3-64,共2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法学教育模式
多元化
中国
分类号
D9-4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72
1
李小青.
博士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剖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S1):27-30.
被引量:19
2
邵俊.
再论新时期高等法学教育的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J]
.法学评论,2004,22(5):148-152.
被引量:31
3
霍宪丹.
法学教育的历史使命与重新定位[J]
.政法论坛,2004,22(4):28-33.
被引量:95
4
莫洪宪.
临床法学教育与法学人才培养——平等式对话教学方式的魅力[J]
.法学评论,2002,20(1):152-155.
被引量:36
5
黄月华.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探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93-97.
被引量:7
6
周济.
大力加强教学工作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1-6.
被引量:233
7
翁开心,孙笑侠.
论作为"制度"的法学院[J]
.法律科学,2002,20(5):22-29.
被引量:20
8
李龙,廖奕.
人本法学教育观论要——高境界法律人才培养目标模式[J]
.中国法学,2005(2):15-23.
被引量:27
9
刘萍.
法律职业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再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3):96-98.
被引量:2
10
欧阳康.
对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若干关系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7):47-49.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8
1
黄月华.
法学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及教学方法探析[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4):93-97.
被引量:7
2
夏锦文.
司法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学教育[J]
.法学家,2005(6):135-142.
被引量:8
3
刘春荣.
从比较的视角看我国法学教育模式的建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7):122-124.
被引量:9
4
黄中显.
适应性法律人才开放式培养理念与路径选择——以中国—东盟法律人才培养为视角[J]
.东南亚纵横,2009(9):65-69.
被引量:7
5
王丽娜.
浅议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改革[J]
.法制与经济,2011,20(8):124-125.
6
鲁学武.
广西高校涉东盟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大学教育,2013(2):56-59.
被引量:2
7
苗俊玲,王海超.
浅析法学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湘潮(理论版),2007(12):104-104.
8
胡光志,陈云霞.
中国法学博士生分类培养模式的借鉴与重构[J]
.法学教育研究,2012(2):40-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5
1
姚尚贤.
当今中国法学教育反思——以法学高等教育为例[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4(3):179-189.
被引量:6
2
夏锦文.
法律职业的形成及其条件--一种制度史考察[J]
.江海学刊,2008(1):138-145.
被引量:8
3
谢慧.
改革法学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26(8):115-116.
被引量:7
4
戴敏,祝钧,刘咏梅.
试论新形势下复合应用型法学人才的培养[J]
.实验室科学,2009,12(1):14-17.
被引量:4
5
张莉丽.
构建复合型教学模式 培养实用型法律人才[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30):309-309.
6
陈香酥.
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职业时空,2010,6(5):92-93.
被引量:1
7
何宁.
卫生法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的设计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2):208-210.
被引量:6
8
何志鹏.
我国法学实践教育之反思[J]
.当代法学,2010,24(4):151-160.
被引量:61
9
骆绪刚.
法学教育职业化背景下教学方法的改革研究[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0,24(3):63-66.
被引量:4
10
卢秋帆.
我国法律语言教育问题研究[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5(5):168-171.
被引量:2
1
管斌,汪敏.
第十二届全国经济法理论研讨会综述[J]
.法商研究,2005,22(1):155-160.
被引量:3
2
丘凌锋.
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召开成立大会[J]
.广东法学,2008(2):27-27.
3
卫守宇.
论法学院系在加强法律援助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邢台学院学报,2007,22(3):99-100.
被引量:1
4
周伟.
高校法学院系人权教育的几个问题[J]
.学术研究,2002(10):66-66.
被引量:3
5
沈宝祥.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深远影响和宝贵经验[J]
.北京党史,2008(3):4-7.
6
刘进庆.
“反独促统”:全球华侨华人大团结[J]
.台声,2001(10):15-16.
7
许纪霖.
从边缘走向中心——黄埔军校与现代中国的学生知识分子[J]
.同舟共进,2014(8):21-23.
被引量:2
8
朱桂明,蔡芸,卜用庆.
坚定信心保增长 抢抓机遇促发展——中共泰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实录[J]
.群众,2009(4):17-19.
9
刘明华.
探索有效方式 努力提高监督质量[J]
.吉林人大,2002,0(12):20-20.
10
孙永舂.
党校姓党——强化党委办党校主体责任聚精会神把党校办出新气象[J]
.当代贵州,2016,0(3):12-15.
学术研究
2002年 第10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