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从所具有的5个属性。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00年第3期19-20,共2页
Forest Investigation Design
同被引文献11
-
1薛记如 姜汉侨.云南森林[M].云南科技出版社,1986.28-33.
-
2沈国舫 翟明普.混交林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54.
-
3马世骏.现代生态学透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
4韩继林,李杰.浅谈小兴安岭林区次生林的特点[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4):57-57. 被引量:1
-
5包维楷,陈庆恒.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问题的探讨[J].山地学报,1999,17(1):22-27. 被引量:92
-
6张晓光,孙淑娟,张临春.混交林营造的现状及实践效果[J].河北林业科技,2000(S2):22-24. 被引量:3
-
7陈国阶.长江上游水土流失主要成因与防治对策[J].农村生态环境,2000,16(3):5-8. 被引量:26
-
8李俊清,崔国发.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2(4):1-7. 被引量:59
-
9戎郁萍,韩建国,王培,毛培胜.放牧强度对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中国草地,2001,23(4):41-47. 被引量:205
-
10王卫斌,张劲峰,王赞信,马建忠.云南德钦县石茸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威胁因子定点研究报告[J].林业资源管理,2003(2):27-3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40
-
1和丽萍,李贵祥,柴勇,张正海,邵金平,马赛宇.滇西北亚高山典型退化次生林水源涵养能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20,27(2):233-237. 被引量:4
-
2张祖群.香格里拉:概念界定、价值展现与可持续发展[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20(2).
-
3侯琳,雷瑞德,王得祥,康博文,陈书军.黄龙山林区封育天然油松群落种群生态位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06,26(3):585-591. 被引量:17
-
4司彬,何丙辉,姚小华,任华东.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途径探讨[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6,28(3):392-396. 被引量:19
-
5张劲峰,李宏斌,周鸿,马赛宇,耿云芬.滇西北亚高山乡土阔叶树种资源及其应用评价[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42-47. 被引量:8
-
6杨文忠,周宝康,郑华,王卫斌,赵涛,王莉桢.云南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及其近期的研究方向[J].西部林业科学,2007,36(2):141-146. 被引量:3
-
7张劲峰,宋洪涛,耿云芬,周鸿.滇西北亚高山不同退化林地植被与土壤养分特征[J].生态学杂志,2008,27(7):1064-1070. 被引量:23
-
8董建文,黄启堂,陈世品,林金国.杉木林迹地近自然恢复苦竹群落的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5):1218-1224. 被引量:4
-
9蔡年辉,李根前.近自然林业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概述[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108-110. 被引量:10
-
10黄茹,秦银林,陶建平,张炜银,臧润国.蓥华山通溪河林区植被特征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8):1-7. 被引量:1
-
1祝万颖.地被菊在镜泊湖景区的栽植和养护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2,15(6):27-27. 被引量:3
-
2蔡华.板栗、三桠套种的林分结构和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98,25(1):38-41.
-
3刘希.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考点例析[J].新高考(理化生),2013(2):50-54.
-
4杨玉盛,陈光水,何宗明,陈银秀,郭剑芬.杉木观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群落细根生产力、分布及养分归还(英文)[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2,8(3):223-233. 被引量:33
-
5张磊,谢双喜,吴志文,王艳芳.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相似性与聚类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11,39(6):170-172. 被引量:9
-
6颜文芳.小陇山林区生态功能评价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试验[J].中国林副特产,2016(6):97-100. 被引量:1
-
7王秀莉.细胞的荧光标记与融合检测细胞膜的流动性[J].生物学通报,2008,43(3):51-52.
-
8朱玉英,龚静,吴晓光,杨红娟,沈革志,王新其,殷丽青,陆桂华,王江,宛新杉.甘蓝转TA29-Barnase基因植株的花器特征及育性分离的初步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01,17(1):79-82. 被引量:9
-
9张洁,刘桂华.板栗茶树间作模式的生态学基础[J].经济林研究,2005,23(3):1-4. 被引量:34
-
10徐德成.山东海岸沙生植被特点及开发利用设想[J].华东森林经理,1991,0(1):30-33.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