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史前考古发现的萨满遗迹
被引量:
5
A Relics of Saman of Finding Archaeology in Chinese Prehistoric Tim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中国史前考古发现的宗教遗迹屈出不穷,其中多数与萨满信仰有关,主要灵魂信仰、祖先偶像、生殖信仰、龙的信仰等四种类型的遗迹。原始社会祭祀、占卜是有专门人员进行的,他们就是巫觋。原始社会末期在巫觋中分离出来一批大巫一祭司,他们在文明起源过程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
宋兆麟
机构地区
中国历史博物馆
出处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8-84,共7页
Heilongjiang National Series
关键词
史前考古
萨满
巫觋
祭司
文明起源
分类号
K878.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B933 [哲学宗教—宗教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11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8
1
宋兆麟.
中国远古的女神[J]
.寻根,1995,0(4):17-19.
被引量:3
2
林声.
记彝、羌、纳西族的“羊骨卜”[J]
.考古,1963(3):162-164.
被引量:9
3
汤池.
试论滦平后台子出土的石雕女神像[J]
.文物,1994(3):46-51.
被引量:22
4
宋兆麟.
关于我国奴隶制的起源问题——纪念恩格斯《起源》发表一百周年[J]
.史学月刊,1984(5):9-16.
被引量:2
5
宋兆麟.
原始巫术的物化形态[J]
.民俗研究,1999(1):6-13.
被引量:2
6
徐殿魁.
龙山文化陶寺类型初探[J]
.中原文物,1982(2):22-27.
被引量:5
7
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60(3):9-12.
被引量:32
8
宋兆麟.
神明裁判与法的起源[J]
.广西民族研究,1987(3):24-3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陈星灿.
丰产巫术与祖先崇拜——红山文化出土女性塑像试探[J]
.华夏考古,1990(3):92-98.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74
1
武钰娟.
陶寺文化老年群体墓葬研究[J]
.三代考古,2023(1):151-162.
2
岳占偉,宋鎮豪.
記一件考古出土刻辭卜骨改製的刀形骨錐[J]
.甲骨文与殷商史,2022(1):1-9.
3
刘文强.
史前回纹刍议[J]
.东方博物,2019(3):72-75.
被引量:2
4
赵香如.
认罪认罚从宽的制度确信与刑法确认——从法社会学进入法教义学[J]
.北方法学,2022,16(3):68-80.
被引量:1
5
马金花.
试论我国北方地区史前女性塑像与雕像[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9(2):58-65.
被引量:4
6
格勒.
略论西藏的原始文化与中原地区的关系——兼论西藏原始文化的一些地方特点[J]
.民族研究,1986(3):21-28.
被引量:4
7
杨杰.
略述我国的铜石并用时代[J]
.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6(4):46-48.
被引量:1
8
宋镇豪.
再论殷商王朝甲骨占卜制度[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9(1):12-27.
被引量:10
9
夏之乾.
氏族公社时期墓地的演变及其同氏族组织演变的关系[J]
.民族研究,1980(5):56-65.
被引量:1
10
夏鼐.
我国近五年来的考古新收获[J]
.考古,1964(10):485-497.
被引量:46
同被引文献
112
1
孟慧英.
考古与萨满教[J]
.北方文物,2002(1):54-59.
被引量:9
2
色音.
论中国少数民族萨满教哲学的滥觞─—关于一种民间思想的哲学人类学探讨[J]
.宗教学研究,1999(3):73-79.
被引量:5
3
宋和平.
《尼山萨满》语言艺术论析[J]
.民族文学研究,1999,17(1):40-46.
被引量:3
4
乔天碧.
《尼山萨满传》中的满族信仰民俗[J]
.满族研究,1998(3):70-76.
被引量:4
5
陈洪海,王国顺,梅端智,索南.
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J]
.考古,1998(5):1-14.
被引量:99
6
王嗣洲.
论中国东北地区大石盖墓[J]
.考古,1998(2):53-63.
被引量:8
7
杨楠.
中国东北与东南地区古代石构墓葬的比较分析[J]
.考古与文物,1998(5):60-67.
被引量:4
8
汤惠生.
关于萨满教和萨满教研究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1997(2):95-102.
被引量:13
9
朱子方.
辽代的萨满教[J]
.社会科学辑刊,1986(6):47-50.
被引量:4
10
马长舟.
云南永仁永定镇石板墓清理简报[J]
.文物,1986(7):31-3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5
1
仓林忠.
太乙原始意义及其变迁历程的辨析[J]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4):19-23.
被引量:1
2
郭淑云.
中国萨满教80年研究历程[J]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1(2):84-93.
被引量:6
3
乌兰.
赵宝沟文化的史前艺术与精神信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2):12-16.
被引量:2
4
赵德云.
文化传播、萨满教“底层”与早期中国文化格局——童恩正“边地半月形文化传播带”再思[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3):28-39.
被引量:2
5
仓林忠.
远古时代“京”“都”意义的变迁[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3):47-52.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苏杭.
中国通古斯诸族和韩民族萨满教的历史境遇比较研究[J]
.北冰洋研究,2019(1):89-104.
2
乌云格日勒,色音.
21世纪中国萨满教研究学位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阴山学刊,2016,29(3):69-75.
被引量:2
3
刘欢欢,符永利.
宋代以来大良城居民信仰分析[J]
.长江文明,2016(3):20-30.
4
伦玉敏.
当代科尔沁萨满教入巫仪式的现状调查及其讨论[J]
.世界宗教文化,2018,0(4):77-81.
被引量:1
5
宋江珍.
史前文化艺术研究的跨学科跨文化视野[J]
.文化产业,2020(21):63-64.
6
曲枫.
北极萨满文化的本体论特质[J]
.世界宗教文化,2021(4):112-119.
被引量:2
7
刘露雨,张永,刘依,张彦臻,卢超,安成邦.
近万年来内蒙古东部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遗址关系研究[J]
.第四纪研究,2022,42(1):236-249.
被引量:3
8
杨帆.
布里亚特方言的发展进程[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7(6):16-23.
9
石硕.
半月形文化带:理解中国民族及历史脉络的一把钥匙——童恩正“半月形文化带”的学术意义与价值[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2):68-82.
10
汤惠生.
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演变与嬗变——以青海宗日遗址为中心[J]
.齐鲁学刊,2024(3):38-58.
1
吕昕娱.
浅谈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5):24-26.
被引量:1
2
段小强,温小强.
马家窑文化对中国史前考古的贡献[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5):47-49.
被引量:4
3
知原.
饥饿的远古狩猎者——中国史前考古漫录[J]
.百科知识,1997,0(9):48-49.
4
邓家湾天门石家河考古报告之二[J]
.文物,2003(12):91-91.
5
廖依添.
“脆弱”的欧洲农民起义[J]
.大科技(天才少年图说百科)(B),2013(7):52-53.
6
郑秀亮.
武则天的四项世界纪录[J]
.科学大观园,2012(10):55-55.
7
张力刚.
试论大地湾遗址在中国史前考古上的六大之最[J]
.丝绸之路,2014(18):16-19.
被引量:2
8
知原.
原始时代的城堡——中国史前考古漫录[J]
.百科知识,1998(7):52-54.
9
王芬.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宗教遗迹[J]
.四川文物,2004(4):17-25.
被引量:5
10
包莉筠.
生活符号化的黄河流域彩陶艺术[J]
.艺术生活,2007(3):52-53.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