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
被引量:14
Archaeological discover of farm instruments in bronze stage of China
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3期165-171,206,共8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参考文献13
-
1陈文华.试论我国农具史上的几个问题[J].考古学报,1981(4):407-426. 被引量:24
-
2徐学书.商周青铜农具研究[J].农业考古,1987(2):171-194. 被引量:14
-
3佟柱臣.二里头文化和商周时代金属器代替石骨蚌器的过程[J].中原文物,1983(2):1-14. 被引量:12
-
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60年田野工作的主要收获[J].考古,1961(4):214-218. 被引量:9
-
5詹开逊,刘林.谈新干商墓出土的青铜农具[J].文物,1993(7):27-32. 被引量:7
-
6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J].文物,2000(3):36-44. 被引量:59
-
7杨宝成.先秦时期的木质农具[J].农业考古,1989(1):214-218. 被引量:4
-
8云翔.齿刃铜镰初论[J].考古,1985(3):257-266. 被引量:9
-
9白云翔.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考古学观察[J].农业考古,1985(1):70-82. 被引量:18
-
10陈振中.殷周的铚艾——兼论殷周大量使用青铜农具[J].农业考古,1981(1):47-58.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45
-
1蒋廷瑜,邱钟崙,梁肇池,梁进葛.广西贵县罗泊湾一号墓发掘简报[J].文物,1978(9):25-34. 被引量:81
-
2陈文华.试论我国农具史上的几个问题[J].考古学报,1981(4):407-426. 被引量:24
-
3湖北古矿冶遗址调查[J].考古,1974(4):251-254. 被引量:5
-
4肖湘,黄纲正.长沙咸家湖西汉曹(女巽)墓[J].文物,1979(3):1-16. 被引量:48
-
5宋兆麟.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的研究[J].考古,1979(2):155-160. 被引量:13
-
6汪宁生.耦耕新解[J].文物,1977(4):74-78. 被引量:5
-
7徐定水.浙江永嘉出土的一批青铜器简介[J].文物,1980(8):16-17. 被引量:17
-
8卢茂村.安徽贵池发现东周青铜器[J].文物,1980(8):21-25. 被引量:22
-
9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J].考古,1975(5):280-284. 被引量:18
-
10孟池.从新疆历史文物看汉代在西域的政治措施和经济建设[J].文物,1975(7):27-34. 被引量:27
共引文献203
-
1李二玲,崔之珍,李亚婷.基于技术经济范式的黄河流域农业文明演进[J].资源科学,2020,0(1):20-28. 被引量:11
-
2卢中阳.商周都城考古中“工业(园)区”概念辨析[J].三代考古,2023(1):235-240.
-
3葛韵.欧亚大陆东部复合范铜铸件研究综述[J].三代考古,2018,0(1):419-433.
-
4席乐.战国时期出土凹柄铁镰初探[J].考古与文物,2021(2):58-64. 被引量:2
-
5尚如春,赵欣欣.江汉淮楚地所见越文化因素及相关问题[J].边疆考古研究,2022(2):214-229. 被引量:1
-
6夏福德,井中伟.安阳殷墓出土青铜空首斧形器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20(2):191-228.
-
7向明文.四川盆地青铜烟荷包钺的年代及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20(1):169-185. 被引量:1
-
8李云晋.洱海区域新石器时代文化概述[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4):1-3.
-
9刘彬徽.江汉洞庭地区商周青铜工具与相关问题的探索[J].中原文物,2000(6):32-35. 被引量:2
-
10马健.黄金制品所见中亚草原与中国早期文化交流[J].西域研究,2009(3):50-64. 被引量:34
同被引文献195
-
1陆立波.试论体育器材与体育美的创造[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S1):3-4. 被引量:4
-
2袁祖亮,延胜.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中国古代人口史研究回顾与展望[J].历史研究,1996(5):144-160. 被引量:3
-
3于省吾.驳唐蘭先生“关於商代社会性质的讨论[J].历史研究,1958(8):59-71. 被引量:4
-
4尚鉞.先秦生产形态之探讨[J].历史研究,1956(7):1-28. 被引量:5
-
5靳桂云,吕厚远,魏成敏.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研究[J].考古,1999(2):82-87. 被引量:23
-
6孔昭宸,刘长江,何德亮.山东滕州市庄里西遗址植物遗存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J].考古,1999(7):59-62. 被引量:43
-
7王增林,吴加安.尉迟寺遗址硅酸体分析——兼论尉迟寺遗址史前农业经济特点[J].考古,1998(4):87-93. 被引量:14
-
8韩汝玢.中国早期铁器(公元前5世纪以前)的金相学研究[J].文物,1998(2):87-96. 被引量:36
-
9何德亮.论山东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养猪业[J].农业考古,1986(1):372-377. 被引量:3
-
10白云翔.殷代西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考古学观察[J].农业考古,1985(1):70-82.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14
-
1吴诗池,魏露苓.浅谈稻作农耕文化的内涵[J].农业考古,2005(1):16-25. 被引量:3
-
2夏成前,田雨普.从劳动工具到体育器具[J].体育文化导刊,2008(11):62-64. 被引量:3
-
3许伟.从近20年考古报告看商周时期青铜农具之使用[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33(1):81-83. 被引量:2
-
4王伦信.简牍的普遍应用与春秋战国时期教育的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96. 被引量:3
-
5申学国.对商周青铜农具使用问题的再分析[J].枣庄学院学报,2013,30(1):121-124.
-
6谭研.西周“敬德保民”天命观念的表现及成因[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4(2):152-154.
-
7李拓宇,莫多闻,胡珂,王海斌,张翼飞,任小林.晋南地区仰韶至东周时期人地关系研究[J].古地理学报,2014,16(6):955-962. 被引量:4
-
8王文耀.周原地区出土先秦青铜农具研究[J].农业考古,2016,0(3):160-163. 被引量:3
-
9姜佳奇,莫多闻,吕建晴,廖奕楠,鲁鹏,任小林.山西太原盆地全新世地貌演化及其对古人类聚落分布的影响[J].古地理学报,2016,18(5):895-904. 被引量:11
-
10刘兴林.商周农具问题浅识[J].管子学刊,2017(2):80-8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0
-
1何世鼎,王万盈.2004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述评[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13-118.
-
2丁伟.霍英东:红色资本家的传奇人生[J].中国企业家,2006(21):22-22.
-
3黄金贵,彭文芳.“恶金”辨正[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7(5):34-38. 被引量:2
-
4雷英章.隆安县稻作文化现象探析[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0,23(1):42-46. 被引量:3
-
5谢冬兴.体力劳动与体育运动之辩析[J].学理论,2010(8):51-52. 被引量:4
-
6杨海鹏,张亚荣,斯力格.红山文化民俗体育透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30-132. 被引量:8
-
7张玲,梅孙华,王培敏.气候条件限制下的人类活动——全新世早中期中国栽培水稻分布的变化对气候变迁的响应[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572-2576. 被引量:2
-
8李林川.基于史料释读分歧背景的选择题命题策略刍议——以“美金”“恶金”释读题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3(8):54-56.
-
9王伦信.纸本替代简牍过程中的教育文本变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17(2):5-10. 被引量:1
-
10王文耀.周原地区出土先秦青铜农具研究[J].农业考古,2016,0(3):160-163. 被引量:3
-
1许玉忠.水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装备,2012,33(4):62-63. 被引量:3
-
2吕军峰,韦本辉,侯慧芝,张国平.农作物粉垄栽培及在旱作农业中的作用[J].甘肃农业科技,2013,44(10):43-44. 被引量:8
-
3我国粉垄栽培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J].当代农机,2012(2):66-66.
-
4赵克良,李小强,尚雪,周新郢,孙楠.青铜时代中晚期辽西地区农业活动特征[J].植物学报,2009,44(6):718-724. 被引量:11
-
5李成兰.试谈农机化发展与耕作制度的关系[J].农机科技推广,2008(6):38-38. 被引量:1
-
6陈国庆,徐光辉.中国东北地区石锄初论[J].农业考古,1989(2):222-225. 被引量:3
-
7邵立红.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前景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6):3-3. 被引量:1
-
8张成玲.使用维修拖拉机时“四个不得”[J].河北农机,1997,0(6):21-21.
-
9姚金林.单季晚粳稻免耕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6(6):55-56.
-
10没有哪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恩格斯[J].中国林业产业,2008(4):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