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农业考古》
2002年第3期251-254,共4页
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共引文献11
-
1魏佐国.江西文明进程中的生态问题探研[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23-28.
-
2吴启琳.明清丰城水灾与河工建设[J].农业考古,2010(1):205-212. 被引量:4
-
3魏佐国.明清时期江西生态问题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5(5):62-65. 被引量:1
-
4吴启琳.明清时期丰城水灾与灾后社会应对[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8(1):36-42. 被引量:3
-
5魏佐国.唐朝至清代鄱阳湖地区生态失衡及其成因探研[J].鄱阳湖学刊,2010(6):96-101. 被引量:1
-
6肖平.古代江西水旱震灾的时空分析[J].农业考古,2012(4):207-210. 被引量:2
-
7张玫,郑金彪.清末安徽淮河流域的农业自然灾害及其特点[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12):58-61. 被引量:1
-
8施由明.论明代江西乡绅与乡村社会治理[J].农业考古,2020(6):81-87. 被引量:4
-
9吴杰华.江西环境史研究述评[J].鄱阳湖学刊,2021(3):112-121. 被引量:1
-
10熊昊.清代江西社仓发展概况[J].宜春学院学报,2022,44(8):71-77.
同被引文献77
-
1马嘉明,路虹.清代甘肃方志祥异观探析[J].黑龙江史志,2021(10):39-43. 被引量:1
-
2刘正刚.明清闽粤赣地区虎灾考述[J].清史研究,2001(2):120-124. 被引量:13
-
3王芳,万振凡.论近现代江西水旱灾害及防治构想[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0(4):101-107. 被引量:6
-
4陈柏泉.江西地区历史时期的森林[J].农业考古,1985(2):204-214. 被引量:8
-
5周兆望.六朝隋唐时期鄱阳湖——赣江流域的经济开发与持续发展[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23(3):25-29. 被引量:4
-
6谭其骧,张修桂.鄱阳湖演变的历史过程[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24(2):42-51. 被引量:49
-
7曹树基.明清时期的流民和赣南山区的开发[J].中国农史,1985,4(4):19-40. 被引量:60
-
8施由民.唐宋时期江西的水利建设述论[J].农业考古,1996(3):147-150. 被引量:1
-
9庄威凤.《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编著辑要[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0(4):37-45. 被引量:5
-
10施民.明清时期赣南客家与山区经济的发展[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4):66-71. 被引量:2
-
1科学调度 抗灾减灾[J].防汛与抗旱,1997(1):9-10.
-
2张宝贵.抢抓机遇 积极作为 奋力推进全市水利发展新跨越[J].山西水利,2011,27(1):21-22.
-
3李辅斌.清代山西水利事业述论[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5(6):739-742. 被引量:8
-
4庄良松.福建省现阶段城市防洪对策探讨[J].水利科技,2007(4):1-3.
-
5冷刚.治水兴蜀 砥砺奋进 实现水利强省目标新跨越[J].中国水利,2015(24):91-92.
-
6冉景鸿.论水利工程中基础灌浆施工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5,0(16):250-250.
-
7陶用舒.陶澍兴修江苏水利述论[J].高校教育管理,1994(1):49-53.
-
8蔡其华.江涌新潮 再谱华章[J].中国水利,2010(24):40-42.
-
9陆兵.不辱使命 勇挑重担 谱写龙江水利改革发展的青春华章——在共青团省水利厅直属机关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水利天地,2014(1):1-1.
-
10本刊编辑部.陈雷部长接受人民日报专访:治水兴水 利国惠民[J].水利信息化,2012(5):2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