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2000年第6期12-14,共3页
Seeking Truth
参考文献3
-
1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
2科拉科夫斯基.实证主义哲学[M].彭吉斯出版公司,1972.5.
-
3M.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28
-
1韦克难.与时俱进与制度创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1):346-348.
-
2翟学伟.中国社会心理学方法论初探[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42(5):120-129. 被引量:2
-
3麻宝斌.社会正义何以可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6(4):38-45. 被引量:12
-
4杨静,宋江洪,徐廉.社会主义政治道德规范构建与和谐社会建设[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3):10-14.
-
5李学林.冲突·新规范·和谐——基于冲突理论的石油企业与资源所在地构建和谐关系探讨[J].理论导刊,2007(8):93-95. 被引量:1
-
6李长健,薛报春.发展权理论与实践的逻辑变迁——以利益与利益阶层为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9(8):8-14. 被引量:6
-
7高建军.和谐语式下的法治与公平[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58-62.
-
8代金平,郝烨.信息时代中国主流文化整合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矛盾——基于社会学视角的一种探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5):133-138. 被引量:3
-
9穆随心.试析《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不足及完善[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6):122-126. 被引量:1
-
10秦馨.“非利益性社会矛盾”:一种可能的解释和思路[J].学术论坛,2009,32(4):72-7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39
-
1张旭东.韦伯与文化政治(一)[J].读书,2003(5):3-12. 被引量:8
-
2赵一红.浅论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中立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1):44-49. 被引量:16
-
3侯钧生.“价值关联”与“价值中立”——评M·韦伯社会学的价值思想[J].社会学研究,1995(3):1-7. 被引量:46
-
4李金.为“价值中立”辩护[J].社会科学研究,1994(4):58-63. 被引量:31
-
5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J].哲学研究,2005(8):3-10. 被引量:34
-
6王岩.政治哲学论纲[J].哲学研究,2006(1):77-84. 被引量:35
-
7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55.
-
8冈内尔,1988年:《政治理论:传统与阐释》,王小山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
9施特劳斯等编,1988年:《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
10郑召利.《交往理性与社会科学研究》[J].求是学刊,2004,(6).
二级引证文献19
-
1沙宏.论“价值无涉”原则的合理性因素[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4):32-35.
-
2刘耀东,施雪华.美国公共行政理论中的管理主义与宪政主义——价值回溯、体制追踪与轨迹探寻[J].河南社会科学,2010,18(4):71-74. 被引量:3
-
3刘耀东,施雪华.钟摆效应?抑或融合效应?——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的价值变迁[J].晋阳学刊,2010(5):25-28. 被引量:5
-
4魏崇辉.新制度经济学意识形态理论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威胁透析[J].太平洋学报,2010,18(12):1-9. 被引量:1
-
5牛炜玲.新闻传播中的价值问题探讨[J].今传媒,2011,19(4):138-139. 被引量:2
-
6莫纪宏.宪法原则在宪法学理论研究体系中的地位及发展[J].法学论坛,2012,27(6):35-41. 被引量:3
-
7许勃潮,杨鑫.具有主观性的社会行动与工具理性之间的张力[J].北方文学(中),2013(6):209-210.
-
8项久雨.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性[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7(6):53-58. 被引量:14
-
9宋家胤.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在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的借鉴价值[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5,28(1):42-45.
-
10司俊霄.重读价值无涉:诠释韦伯方法论原则的真实意图[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43-46.
-
1王新喜.“两难”的哲学探究[J].江汉论坛,2004(11):72-75.
-
2李成蹊.略论两种人的价值观[J].河北学刊,1984,4(6):83-85.
-
3曹顺仙.水伦理价值观的分歧与重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5(1):57-68. 被引量:3
-
4龚天平.经济价值与道德价值如何具有统一性?[J].伦理学研究,2011(1):96-100. 被引量:4
-
5王长坤,张波.从“曲忠维孝”到“移孝作忠”——先秦儒家孝忠观念考[J].管子学刊,2010(1):50-55. 被引量:4
-
6聂士全.宋代以前的三教关系述论[J].河池学院学报,2007,27(4):26-30.
-
7刘同舫.人类解放何以必要——马克思以人类生存境遇为着眼点的论证[J].社会科学家,2015,30(10):22-26. 被引量:4
-
8何先光,方同义.邓小平的制度正义思想及启示[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6(1):3-6.
-
9张清华.价值分裂与美学对峙——世纪之交以来诗歌流向的几个问题[J].文艺研究,2007(9):4-12. 被引量:4
;